“衣裳再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母担忧,安全行车的话装进儿的兜……”。这是一首在黄山脍炙人口的交通安全歌谣。创作和演唱这首歌谣的人是当地群众公认的本土“明星”——孙承佑老人。
孙大爷退休前是黄山市科委电影放映队的队长,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被黄山交警部门聘为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他不仅自己创作交通安全歌谣,而且在义务放映电影前,总是用略带沙哑的嗓音,精神抖擞地唱上一遍交通安全歌,广受群众欢迎。
退休老教师程东白,是黄山徽州区岩寺镇罗田村人,虽已77岁高龄,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自1996年起,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放学的时候,程老师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前的马路上,戴着红袖章、手持小喇叭,高喊“司机同志辛苦啦,请给学生让条道”,帮助学生安全有序地过马路。10年来,该村路段没有发生一起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
“退休不褪色,为交通安全献余热。 ”如今,由退休人员担任“编外交警”义务宣传、劝导文明交通的队伍越发壮大,这样的模式已成为黄山乃至全省公安交警部门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交通安全社会面宣传工作的亮点和重要抓手。
近年来,农村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主动作为,积极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负责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积极协调文明办、宣传、交通、司法、安监、教育等部门,以“法制下乡”、“文化下乡”、“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载体,推动交通安全进乡村。为有效缓解警力不足问题,各地公安交警部门结合农村道路特点和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现状,充分发挥退休人员热情,将其聘为交通安全宣传员和文明交通劝导员。他们结合宣传对象的年龄、身份、受教育程度以及地区风俗习惯,用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安全知识,讲解驾驶摩托车、微型面包车等车辆出行的注意事项,宣传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酒后驾驶等危害和后果。一个宣传员就是一个广播站,一个劝导员就是一个“编外交警”,教育一小片,影响一大片。
作为国家级平安畅通县的肥西县,探索建立了“1+3+5”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即:建立一个体系,夯实农村交管队伍建设;健全三项机制,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狠抓五项工作,破解农村交通管理工作难点,实现交通事故四项指标连续3年大幅下降。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组建由镇协管员、村(街)信息员、村民组安监员组成的“三大员”队伍,明确了“有人管、管什么、按章管”,不断延伸农村交通管理和安全宣传教育的触角,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自2012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亡人交通事故。
马珺
新闻推荐
近年来,肥西县把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宣传倡导、源头预防、部门联动、强化利导”等措施,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常态化。县委、县政府成立关爱...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