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晓东
记者日前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已正式印发。之前,2014年7月和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两次专题研究旅游改革发展工作,强调把旅游消费作为重点推进的六大消费领域之一,升级旅游休闲消费。 “安徽作为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源地,更应当率先扛起改革发展大旗,在全国新一轮的旅游业改革发展大潮中走在前列。”省旅游局局长万以学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第三产业“关键点”
“旅游消费是综合消费、最终消费、多层次消费和可持续消费,旅游产业每增加1元产出,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元收入,在扩大消费需求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万以学说,抓住了旅游业,也就抓住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
从发展实绩看,旅游业抗震性强、稳定增长能力强,“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安徽省GDP和财政收入增幅,2013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7%,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这也是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业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省政府出台的又一个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
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实施意见》鲜明地提出要基本建成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其主要标志归纳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竞争力、影响力全面增强,形成一批年营收10亿元、50亿元乃至百亿元的骨干旅游企业;提出“皖南国际化旅游示范区、环巢湖休闲度假旅游区、大别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皖北历史文化旅游区”四个重点区域旅游目的地建设任务;旅游总消费达到8000亿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其二是硬环境、软环境全面改善。到2020年,形成衔接顺畅、网络发达、便捷舒适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设施齐全、功能配套、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撑旅游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更加优良;安徽旅游的国际国内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
其三是贡献度、满意度全面提升。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对财政、税收收入、吸纳就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旅游项目投资持续扩大,来皖游客和城乡居民满意度显著提高;旅游业真正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一步一个脚印落实
围绕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在总结2011年以来全省旅游业“1+6”改革(“1”个综合改革、“6”个专项改革)基础上,《实施意见》着眼破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了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市场营销机制改革、区域合作机制改革、金融支持措施改革、旅游用地管理制度改革等14项具体改革任务。
围绕让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实施意见》突出完善旅游交通服务,直接点明了当前急需改善的重点旅游通道建设、“最后一公里”、旅游标识标牌、拓展重点加油站点和高速服务区功能等具体任务。围绕满足大众游、自驾游、自助游快速发展对旅游信息服务的需求,强调重点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工程。
为净化旅游环境,建立旅游标准实施动态监测和淘汰退出机制、完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等级评定和“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和违法信息共享机制、高风险旅游项目风险提示和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等。
记者还了解到,安徽省将择时召开全省旅游业改革发展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进一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改革和示范区建设任务,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改革发展力度。近年来,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肥西县小井庄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亮点。
本报记者袁家权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元月8日,是肥西县政协会议报到的日期。负责会议记录的8位小组秘书每人都领到了一件“新式武器”——录音笔,这是该县政协为加强委员意见建议记录工作的一项举措。本届政协以来,该县政协...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