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淮军故里、改革首县、花木之乡、巢湖明珠”之美誉的肥西,近年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根本方针,重点从做好土地整治、用好闲置土地、建设标准厂房三项工作入手,实现了保护资源、节约集约与经济发展的高度和谐。 2008-2011年连续荣获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前二名,2009年跻身全国百强县,2014年进位至第86位,2015年进位至第79位,成为安徽目前唯一的全国百强、中部十强县。
一个理念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打造幸福生活百姓齐夸赞
现如今,对于生活在肥西县的人民来说,幸福指数飙升五颗星。家住肥西县官亭镇王集村村民孙光红带着一份快乐的心情再次出发,这不,孙光红开着自己的旋耕机一路直达自家的农田,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平整农田,他露出了舒心的笑容。“以前咱们这里的土地都是坑洼不平,耕田一直都是我们特别发愁的一件事。”孙光红回忆说,如果田不平,插秧割稻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如果请农机手来帮忙必须要加价,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回想起过去苦恼,孙光红感慨颇深,但是现在他不再为此而烦恼。通过土地整治,不仅平整了孙光红家原有的土地,还多分得了四亩地。孙光红笑着说:“田地不仅平整还多了几亩,明年还能住进新房,新房质量严格把关,我们专门找人监理盖房,框架结构和房型都是最佳户型”。谈及即将入住新房的好心情时,孙光红笑着说,“盖房子所需的材料和具体细节,村里都征求了大伙的意见,而且村里甄选了二十多个村民委员会专门监督盖房。”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王集村的村民们家家都盖起了新房。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工程项目进展,还是盖房期间发生的邻里纠纷,村民委员们全程参与,秉承公开公正的原则。和孙光红情况类似的人还有很多,大家开始品尝到幸福生活的甜蜜。
土地整治初见成效骄人成绩遥遥领先
王集村村民感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同时,也极大的体现出土地整治的重大意义所在。本着保护耕地的原则,王集村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通过村庄复垦,新增了约70亩土地,土地利用率也大大提高。同时,土地整治过程中还推动了新农村建设,通过对“田水路村”的全方位改造,修起了宽阔的水泥路、改造并新建了一批农田配套设施,盖起了框架高楼,改变了过往“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旧面貌。
而王集村项目的火热进展只是肥西县土地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土地整治,全县的行政村由原来的379个整合为364个。如此骄人的成绩,安徽省国土厅给予肥西县“全省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数量最大”的好评。
据悉,在整个项目过程中,肥西县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整村推进,对项目区内的基本农田按照“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建设要求进行规划,对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治理规划,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因为土地整治的全县域推进,肥西县每年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耕地保有量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任务。
一个政策
惜地如金节约资源闲置土地全部清零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土地管理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闲置土地处置涉及当事人重大财产权益,但现行处理方式缺少与当事人协商环节,处置难度较大。闲置土地的认定标准、处置主体等缺乏处置程序性规定,需要进一步明晰。针对一些项目占用土地而没有很好利用,而另一些重点项目苦于没有土地无法开工的状况,肥西对清查出来的闲置土地,编制开发利用规划,实施腾笼换鸟,多渠道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为了实现从源头抓起,防止新的闲置土地,肥西县成立了“土地预审预核领导小组”,对招商引资项目实施“四级预审”,重点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规模、容积率、产值、税收、就业情况、市场前景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预审。2013年、2014年分别预审工业用地项目53宗和26宗,核减用地面积868亩和428亩。“四级预审”,既保证了项目落实,又切实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在项目预审的基础上,肥西县对一些用地量大的项目实施一次规划、分期供地,对前期供地未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的不再办理供地手续,并实施工业项目履约保证金制度,有效预防了土地闲置现象的出现。
有效防御政府再出高招勇当全省排头兵
近年来,肥西县委、县政府以“保护土地资源,保障经济发展”为目标,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抓手、美好乡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性工程。为防止出现土地闲置,肥西县出台了《关于将地质灾害防治和供后监管纳入动态巡查范围的通知》,将供后监管职能纳入执法巡查范围,同时加强对土地“卫片”的执法检查,着力实施违法用地整改,确保年度卫片执法检查“零约谈”、“零问责”目标。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卫片”执法检查肥西县违法用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做到所有地块均在巡查中全部巡查登记到位。另外,建立了“闲置土地清理、违法用地清理、已批未供用地清理”为内容的闲置低效用地常态清理工作机制,制定《肥西县闲置及低效土地清理实施方案》,由县主要负责人牵头对全县2007年至2011年度出让的工业用地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共收回闲置土地25 宗、512亩。凭借骄人的成绩,肥西县喜获“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和“安徽省国土资源执法先进县”两项殊荣。
一个目标
促工业“定制”标准厂房模式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众多重大工业项目落户肥西,带动了中小企业呈井喷式发展的态势,为解决中小企业用地紧张及建厂周期长、投资大的难题,肥西县按照“规划科学、设计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要求,专门从事多层标准化厂房开发,租售给中小企业用于生产经营,并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工投·立恒工业广场”位于肥西县的桃花工业园,项目占地224.15亩,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容积率高达2.06。目前亩均投资强度达到589万元,亩均税收达到57万元,实现亩均就业人数20人,各项指标远超过一般工业用地。
因地制宜凸显企业特色“退出机制”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除此之外,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针对不同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状况,肥西县设定不同的亩均投资、产值、税收要求,并要求企业入园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投产生产。对于投产一定时期后仍不能达到发展要求的企业,设立了退出机制,对厂房资源再次利用。
同时,结合现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制定《肥西县工业项目建设政策导则》,对完善项目准入标准、加强产业导向、提高土地利用率起到较好的作用。《导则》规定对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容积率不小于1,办公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用地比例不超出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系数不小于40%、绿化率不大于10%。同时,《导则》明确,对建设三层以上工业厂房的实行奖励补贴制度。
吴俊 程春生 周梅
△肥西县官亭镇王集省级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区,村民在流转后的麦田里喷洒农药
新闻推荐
艺术团首秀满堂彩才艺大比拼玩心跳商报社区行走进金都社区 北城世纪城大礼包送不停
商报社区行走进金都社区 北城世纪城大礼包送不停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