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陆杨
“我邻居家的小孩,今年已经6岁了,因为听力障碍,所以她父母担心没法上学,希望记者帮我看看,哪里有供这些残疾儿童念书的学校。 ”近日,肥西县上派镇的黄先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咨询。
黄先生说,他在本报上看到关于残疾人补助的相关报道后,想起邻居小孩的遭遇,觉得她很可怜,所以想帮助她。 “一个小女孩,因为从小生病留下了后遗症,听力存在问题,现在如果不读书的话,连字都不认识,岂不是更可怜。 ”
黄先生想知道,以聋哑儿童为代表的“特殊”儿童,到底能不能上学?会有哪些学校招收这些儿童?上这些学校又需不需要收费?接受完教育后,这些孩子未来如何?黄先生坦言,他对此一无所知,希望记者帮忙打听。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我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残疾人教育条例》。根据该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儿童、少年实行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安排实施。
同时,条例还规定,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使其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聋哑儿童不仅能接受教育,而且这种权利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即便是父母,也无法剥夺这种权利。
如果这些孩子能上学,那么该去哪些学校上学呢?上述条例规定,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根据条件,通过下列形式接受义务教育:一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二是在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或者其他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就读,三是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一般来说,特教学校是聋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机构,我们学校就招收了很多盲童和聋童。 ”4月22日上午,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的一位老师向记者介绍了特殊教育的有关情况,“安徽省很多县一级政府都设有特教学校,聋童可以就近入学。 ”
这位老师介绍,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特殊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据我了解,政府办的特教学校是免收学费的,同时,会根据适龄儿童的特点分班教学。 ”针对黄先生提出的收费问题,这位老师介绍说,安徽省正逐年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下一步还会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 ”
这些“特殊”儿童接受教育之后,人生轨迹会有何种变化呢?合肥特教中心的这位老师十分欣慰地表示,在他们学校,已经很早就办起了学制4年的高中班,“高中班毕业生很多都考取了大学,比如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以及南京特殊教育学院等。 ”
同时,除了学识教育外,不少地方的特教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开设了职业教育。 “一些学校针对盲人学生开设了按摩课程,走入社会后,很多盲人学生都凭借着一技之长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
据了解,为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安徽省专门制定了特殊教育提升实施计划,目标是到2016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新闻推荐
夏季来临,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和汛期到来,肥西县柿树岗乡多措并举落实防溺水安全工作,筑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网。该乡成立了夏季防溺水工作领导组,召开防溺水工作专题会议,落实各村(社区)、学校、医院...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