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8日早上至29日中午,一群手持纸扇的特殊游客,不仅频频亮相肥西各大景点,也瞬间引爆朋友圈,小伙伴们惊呼:“扇子军”来了!
在为期两天的行程里,由著名文化学者、旅游研究专家、策划与营销精英,以及主流媒体人士组成的这拨旅游考察“扇子军”,先是在紫蓬西庐寺的参天古木中持扇留影,而后赶赴绿海一般的生态官亭,在声名远播海峡两岸的刘铭传故里,在中国包产到户发源地的山南镇小井庄,在幽静的金三和生态农庄,在柿树岗乡唐五房圩门前以及非遗项目“莲湘舞”表演现场,在湖天一色的环巢湖西岸,在富有特色的五星级农家乐美林湾,在水乡三河古镇的桨声灯影中,每到一处景点,专家们都亮出薛晓东等肥西籍书法家题写肥西景点名称的折扇拍照,记录下旅游考察与人文探秘的精彩瞬间,根据“命题”反馈考察体会与意见,以这种独具创意的方式融入肥西。
4月29日下午,多领域多界别的专家学者,与来自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领导共40多人,会聚三河,出席“名家共赏,智会肥西”2016肥西旅游文化创意烩暨户外旅游文化月启动仪式的重头戏:创意分享,座谈交流。本次活动由肥西县政府与安徽商报社共同举办,旨在汲取多层面智慧与经验,进一步整合肥西旅游、文化资源,寻求旅游与多业态融合,促进以旅游业为核心的肥西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更好地宣传肥西之美,展现肥西新气象。本报常务副总编辑、省作协副主席赵焰在致辞中认为,举办这样的旅游文化创意活动,展现了肥西县委县政府主动而为的亲民作风和追求长远发展的格局与诚意,同时体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文化情怀与责任担当。他还表示,安徽商报一直注重团结各界专家学者力量,组织了许多有影响的文旅项目论坛、文化创意活动等,希望今后与肥西县有更多精彩合作。肥西县委常委、副县长叶艳致欢迎辞并宣布肥西旅游文化月正式启动,她首先代表肥西县委县政府向专家学者们表示感谢,向与会者介绍了肥西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与旅游工作情况,认为安徽商报活动执行团队有着过硬的业务素质与优秀的工作作风。此后,合肥市旅游局副局长俞晓华就本次创意活动进行总结,并对肥西旅游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安徽商报继续给予肥西乃至合肥旅游发展更多关注与支持。肥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和勤、合肥市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吴学年等应邀出席。
伴随着布质卷轴的徐徐展开,肥西户外旅游文化月系列活动内容得以创意展示。当天,还向肥西县暨安徽商报首批旅游文化创意顾问专家钱念孙、张媛媛、刘小兵、谢泽、朱洪、张承宏、张鑫、张阳、郁建明、何冰凌、宫礼、靳伟、奚勇、朱冕、吴优等颁发了聘书。
分享会上,与会者观看了肥西宣传片《绽放》,欣赏了安徽广播电视台私家车主持人靳伟所朗诵的舒婷散文《三道河,河三道》。嘉宾钱念孙还向肥西山南镇赠送了所写的关于中国农村改革发端纪实作品《起点》与《龙抬头》。肥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建春、肥西县旅游局局长韩太红分别宣读并发布有关名单与活动内容,肥西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汪世宏,肥西有关乡镇和景区负责人等参加了活动。本报橙周刊主编、文体副刊中心主任张扬主持了创意分享会。
本次活动由肥西县委宣传部、肥西县旅游局、肥西县文广新局与安徽商报文体副刊中心、橙周刊承办,肥西县有关乡镇等协办。创意烩形成了若干意见与意向成果。人民网安徽频道、中国网、中安在线、新浪安徽、凤凰安徽、合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聚焦报道。合肥网进行了直播。创意分享会进行了4个半小时,以下为与会嘉宾发言摘选,以飨读者。
钱念孙(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研究员)
肥西县政府与安徽商报社主办的这次活动非常有创意,很有价值。肥西有很多好的资源,各个乡镇都在积极发展旅游,值得肯定。但需要突出重点、亮点,要做得更具现代感,让年轻人喜欢来。台湾第一条铁路是刘铭传修的,可以在刘老圩仿造一条能体验的小型铁路,将当时的情景和刘铭传经历的一些战争场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呈现,增强旅游产品内涵与体验性。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及相关建筑可以设计更开阔一些,旅游产品可以更丰富。
张媛媛(省文物局副局长)
肥西有很好的旅游发展基础与优势,是合肥乃至周边城市人群反复抵达、经过的地方,建议将城乡接合部打造成休闲度假的生态区域,更好地对接旅游发展。未来乡村会是非常稀缺的资源,所以要保护好原生态的东西。肥西可以多打造几个度假小镇,不愁未来的游客量。在建筑保护许可范围内,可邀请设计师、艺术家来三河,设计个性化、艺术化的院子、客栈等,推开窗户就能看到美景与好看的建筑形态。
谢泽(著名艺术家、策展人,合肥崔岗艺术村发起人)
这次沿路走来,发现肥西“最美的乡村公路”,可以把人带往“诗和远方”,建议举办美丽乡村公路摄影和视频影像大赛,或者公路绘画艺术大展。我把紫蓬山麻栎古树图片发到朋友圈,大家都很震撼。肥西首先是作为合肥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互补关系而定位,肥西有离合肥都市最近的山水资源,应是合肥绿色之肺。肥西不仅仅是中国的苗木基地,同时也应该是永久林的生长地,希望肥西成为真正的合肥之肺,而不仅是以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引以自豪。
朱洪(资深文旅项目策划人,中隐于市、绿地·半生缘、西
递山市等文旅项目创始人)
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在城市而在乡村,很高兴看到肥西有很漂亮的乡村道路,肥西旅游重点在乡村。肥西作为百强县,有很棒的人文积淀,但三河文旅业态有待提升,希望肥西多一些有情感有情怀的旅游产品,多引进一些国内国际大的IP进来。非常感谢肥西,感谢安徽商报,他们是非常棒的一个媒体。
张承宏(著名旅游规划设计师,安徽承宏设计顾问有限
公司创始人、北京绿十字乡村设计院设计师、国际生态环境设计IEED联盟乡土设计研究院院长)
这次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柿树岗乡及其“莲湘舞”表演,非常有乡村文化特色。紫蓬山与刘铭传故居等景区细节有待提升与改进。肥西首先要做的宜居,让城里人想住在这里。其次做好生态农业,提供给人们健康生活的农产品。在建筑设计上,要保留好自己的环境和历史文化。铭传故里的圩堡建筑,可以做成江淮地区特色建筑聚落遗址展示中心。三河古镇建筑也需要体现个性化。
何冰凌(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安徽文学》副主编)
我和肥西缘分非常深,来了有十几次。我从第二届到第七届,全程参与紫蓬诗会的筹办、评选,紫蓬诗歌节已成为肥西文化名片了,接下来还要做得更好,建议可以举办海峡两岸诗歌会和民谣诗歌节。肥西有许多故事可挖可讲。到唐五房圩,听唐家老人讲老房子建造经过,非常精彩。可以找小说家,写肥西故事,可以拍电影或电视剧。肥西一些景点,比如三河,希望能有最具影响力并且众人皆知的代表性图片。
郁建明(著名演艺策划人,合肥汉源文化传
播有限公司执行总监/郁建明工作室负责人)
肥西可以做一些持续的常态化的易传播的文旅主题活动,如乡村风情旅游节、国际马戏艺术节、音乐节,举办皖籍明星唱三河、皖籍作家写三河等活动,还可以打造非遗村落,让非遗传承人在里面工作、居住和展示。建议进一步做好有关景点旅游识别系统等,以更开放的胸怀和发展措施,吸引更多文化创意和创业先锋入驻。
奚勇(知名营销与策划人,安徽演艺<集
团>院线营销总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建议肥西坚持以旅游来兴文,打造特色景点,增强体验互动等功能。三河夜景美轮美奂,演艺产品千呼万唤要打造,要根据消费者类型和游客市场来确定活动类型,以策划先导、市场导向、商业模式预设等做好产品设计。此外,山南镇研学游需要根据冬令营、夏令营、亲子游等做好差异化产品。
吴优(中国古村镇大会安徽负责人、三河米
饺节与肥西蒿子粑粑节策划人)
从乡村旅游转向乡村生活是趋势。我愿意将第一个乡村民宿项目落户到柿树岗,把手工非遗、农物科普、农耕体验、农村民宿、农业特产等整合起来,丰富乡村旅游产业链,三河要有更好的配套和业态,我可以协助引进像星巴克、花间堂、先锋书店等资源。中国古村镇大会第一届在乌镇,第二届在山东滨州,我将努力申请第三届到三河举办。
朱冕(知名旅游景区市场营销策划人,安
徽晟智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安徽万达环球国旅策划总监,环球论坛策划人)
肥西旅游发展超出预料,建议丰富三河夜产品,如以特色餐饮为主的三河夜市、风格各异的临河民宿、场景式的灯光秀、伴随性或段落式的演艺;结合三河民俗、手工业、非遗、工厂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性的研学旅游产品;小环境、小情调的打造,推出标志性、辨识度高的旅游服务和旅游设施设备,建议将三河打造成万达环球的研学基地之一;对肥西全域旅游有8条建议(略)。
宫礼
(知名媒体人,现供职于人民网)
旅行意义是“换一种生活方式”,建议肥西用“半个小时,两种生活”“巢湖西岸,别样生活”“离合肥最近的原始森林”“来肥西,新呼吸”等概念,增强肥西全域旅游的辨识度,在操作层面,注重“圈层化”,以人带人;打造“个性化”,以景留人;策划“事件化”,以活动引人;传播“全媒体化”,发挥“媒介也是生产力”的能力优势。
郭玮
(凤凰安徽人文频道主编)
建议培养刘铭传故居附近的“市井气”,与乡村、县城、肥西人的生活形成整体;建议三河多引进一些民营博物馆、咖啡馆、茶馆,特别是长期对外开放的博物馆,举办青年文化节,将“三河匠人”题材做成旅游文化推介的专题、专著、文化地图,将三河小炒、三河米饺、三河虾糊、三河扬米面等整体包装成“三河宴”。三河有许多文化点,三河大捷和富光杯发源地等都可以突出。
靳伟(知名媒体人,肥西籍安徽广播电视台
私家车主持人)
三河可以借鉴省内外文艺酒吧、民俗客栈等业态特色,要有更多让人分享的情感,要有小清新的东西来打动人。艺术有时可以用另外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旧式木门可以改造成小酒吧的椅子。三河需要温度,需要更多的年轻人进来,三河才会日夜热闹起来,才会充满激情。我想象中的三河夜色:有一群人在游船上喝酒聊天,有一群人在静吧卡座上沉思、放空。
桑玉(新浪安徽记者)
建议从旅游1.0时代的观光游,向2.0时代的度假体验游升级时,突出“休闲度假”的营销宣传,让游客慢下来停下来。利用全媒体营销,强化肥西旅游微博微信和官网地导服务。可通过用身份证或微博微信二维码刷闸机,将游客停留时间、消费水平、年龄阶段等信息留下来,做好旅游大数据开发与运用。另外可以通过旅游和文化圈意见领袖来造势,打造“爆款营销”。
俞晓华(合肥市旅游局副局长)
肥西县政府重视旅游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就。下一步要把三河古镇作为肥西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古镇文化,强化小镇氛围,打造三河旅游名牌,做好夜游产品、旅游商品开发,做好门店牌匾的艺术化设计与包装,要有旅游形象标识物和互动演艺节目等。希望安徽商报继续给予肥西以及合肥旅游发展更多关注和支持。同时感谢专家们从高端业态融合、乡村生态保护、人文情怀体现、营销载体搭建等八个方面提出了许多“金点子”。
张鑫(合工大硕导、工商管理系副主任)
发展全域旅游,肥西应充分利用先天条件和独特优势,打造一个可供全省乃至全国学习借鉴的“肥西模式”。在旅游开发方式上,建议采用“1+N”模式,即一个核心景区加N个卫星景区。人文旅游方面,以“三河古镇”景区为核心,带动周边众多景区的发展;以紫蓬山为核心,与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一起连片打造一个养生、静心、修身的生态旅游胜地;以刘铭传故居创建国家4A景区为机遇,形成“肥西圩堡”旅游名片。肥西乡村旅游发展应与美好乡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官亭生态园发展要有明确目标、清晰规划。
张阳(资深电视工作者,安徽大学广播电视学系主任)
建议肥西将一些纪念馆的铭牌设计、三河亲水河岸的色彩搭配和灯光带的设计、道路两边的灯箱材质和色彩选择、无障碍设施建设、特产和明信片的包装设计,乃至标牌上的中文介绍、英文翻译等统一梳理,强化旅游整体VI设计,形成易于传播的旅游主题词。开发吸引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产品,比如咖啡屋、酒吧、民谣会、民宿、青年旅社等,举办微电影创作、摄影竞赛、风光短片创作等年轻人参与度高的主题休闲产品推广活动,与有实力的电视和网络媒体联合录制户外真人秀节目。
张扬(安徽商报橙周刊主编、文体副刊中心主任,文旅活动
策划人)
建议肥西联合安徽商报等成立旅游文化创意研究院类似智库团体;建议设立专项旅游文化资金,编撰肥西旅游文化丛书;打造文旅结合的高端论坛,如中国古镇旅游文化论坛;建议肥西一些乡镇筹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建议邀请文物专家和文化学者等,专门就肥西有关景区景点名称标识与古建筑、古遗迹、文物展陈、推广材料系统性梳理、把关;肥西可将代表性旅游景点印制到旅游纪念品富光杯上,可印制标识统一的肥西旅游手提袋、肥西旅游明信片等,并标注“肥西旅游”公众号二维码;建议与安大广电系、崔岗艺术村、中隐于市、万达环球国旅、郁建明工作室、8号音乐时光等合作,整合资源,借鉴经验,建立基地等。
部分嘉宾紫蓬山访古时持扇留影肥西启动户外旅游文化月并以卷轴形式展现丰富内容“名家共赏,智会肥西”2016肥西旅游文化创意烩暨户外旅游文化月启动仪式创意分享现场专家们欣赏柿树岗乡莲湘舞并与演员合影留念
专家学者考察刘铭传故居
在刘铭传故居内的读书岛景点前留影出席2016肥西旅游文化创意烩暨户外旅游文化月启动仪式的部分嘉宾合影在巢湖西岸感受湖天美景感受三河人家寻常生活味专家学者考察金三和生态农庄柿树岗乡非遗项目“莲湘舞”表演参观三河古民居三河夜色中的亮点在三河体验特色美食参观唐五房圩参观紫蓬山
本组报道:祁海群时云 摄影:刘职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姜志远通讯员 吕华实习生 杨邵翔张天力)今年国庆期间,市民开车去肥西三岗逛苗木花市或将更加便捷。6日,安徽商报记者从肥西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获悉,今年10月,金寨南路(上小路~五十埠段)将...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