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手里拿着清华大学的旗帜,这张照片昨天在“朋友圈”里传开了。网友口中的“小鲜肉”,照片里的主角,就是今年以657分摘取安徽高考文科第一名的王成科(如图)。
谈成绩 “淡定哥”没有很开心
下午1点多,王成科刚和清华大学的人吃过饭,又被老师叫回母校合肥一六八中学。在校园里,记者眼前的王成科,除了有网友感叹的帅气,还有一份超出同龄人的稳重,他跟大家谈起了自己的成绩。
“总体比较满意,就是没想到文综能考那么高。”王成科的文综这次考了264分,这在高考文科中十分难得。其实,王成科并非一直都是一副学霸姿态。从肥西县三河镇来到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一时他的成绩只排在全校四五百名。高三冲刺阶段,成绩稳定在前20名,偶尔考砸了也会降到四五十名。连续两年参加奥数初赛,王成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每次总是只考二三十分。
高考一战,凭借着稳定的发挥,王成科成了安徽省文科第一名。小伙子却说,知道成绩时并没有那么高兴,内心还是一如既往的“淡定”。当然,淡定的前提,是对学习的充分自信。高考前期紧张吗?通过什么方式减压?临场怎么做到稳定发挥?对于这些问题,王成科笑着说,其实什么都没做,一直很淡定。
谈学习上课从来不记笔记
“学习是自己的事。”王成科一直重复这句话。身为文科一哥,他能分享给大家的学习经验很少。不过,通过他的一些小故事和想法,咱们也能一窥究竟,到底第一名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全国高考第一名那么多,大家讲的学习方法都是一样的!”王成科不愿多说学习方法。曾经,有人送来一本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王成科随手放到书堆里,三年都没有碰一次。而且,王成科还有个习惯,那就是上课不记笔记。在很多人来看,课堂上不记笔记应该是个“恶习”。可王成科却说,都记在脑子里了,为什么还要动手去写?而且,不少学生记了满本的笔记,可最终很少翻看。从言语中可以看出,王成科反对死记硬背式的学习。
“文科的特点,是教会我们原理,运用这些原理,什么题目都能做。”王成科的这种观点,是不是特别像理科生。实际上,文理科虽然有不同,但学习总是相通的,班主任老师也很赞成王成科的观点。或许是对“原理”的深刻把握,在王成科看来,今年高考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难。
谈大学 北大、清华还在考虑
第一名一直是高校追逐的对象,而在那张王成科的照片里,似乎清华大学已经占得先机。不过,王成科告诉记者,选择填报哪所高校还在考虑中,作为一名文科生,他却想上偏理科的专业。
早在记者得知消息之前,清华大学招生办的人,已经先一步找到了王成科。对此,王成科解释说,其实当时还不知道分数,那张合影也是后来补拍的。原来,王成科此前参加过清华大学组织的暑期学校,其间因为表现优异,获得了自主招生的资格。所以,清华大学才会找到他,但是否填报清华大学,王成科还没有决定。王成科透露,北京大学的人也打了电话,想要跟他见面。
“掐尖大战”暗流涌动,作为主角的王成科,也有自己的想法。在大家的观念里,文科第一名应该是博古通今的才子,可王成科偏偏对文史不太感冒。“我想要学偏理科的专业。”王成科说,这个暑假他还打算自学计算机编程。
谈家庭 妈妈希望他做个好人
王成科的家,在水美景美的三河古镇。虽然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可王成科在父母身上学到了最宝贵的东西。“爸妈从来不干涉我的学习”,王成科说,妈妈从小就告诉他,希望将来做个好人。
高考成绩出来后,王成科给爸妈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爸妈并没有跟他多说什么。王成科说,一直以来,爸妈给了他充分的信任,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因为是寄宿制学习,上高中以后王成科便很少回家。在高三之前,妈妈从来没有到学校看过他。到了高三,每隔两周,妈妈就会炖好汤,从三河镇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送到学校给王成科。有一次,王成科去见妈妈,因为是自习时间,后来还被班主任点名批评。
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王成科的身上,我们看到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学习和做人,家长朋友在教育子女时,真的需要去权衡。当下,家长陪读的现象很普遍,作为一名寄宿生,王成科认为陪读可以更好地管理学生,但家长对学习却帮不上太大忙,关键还是看学生自己。另外,在这些年的学生生涯里,王成科从来没有参加过补习班。
谈学生 头名是“偶然+必然”
高考成绩公布这一天,是王成科生命里最重要的一天,对班主任汪聪来说同样如此。除了得意门生摘得文科桂冠,汪聪的高三(18)班平均分超出一本84分,最低分也超过一本43分,全省前100名占了10个。
“考了第一名也不能骄傲,人生的路还有很长!”拍着王成科的肩膀,汪聪语重心长地说道。汪聪是一名数学老师,而且是第一次带班主任,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却对学生影响颇深。王成科说,除了父母以外,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便是这位班主任。而两人在相互评价时,都认为对方是一位“实在人”,都能把事情踏实地做好。而在汪聪看来,王成科取得头名是“偶然+必然”,他常教育学生,即使考了第20名也不要泄气,你跟第一名的学习能力是一样的。
看着即将走出校门的弟子,汪聪给王成科送上寄语:“上了大学,回来看望父母的机会更少了。要记住父母跟你说过的话,要回报父母给你的爱,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要浪费青春。”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罗敏/文 郑成功/图
新闻推荐
合肥报业小报童报名处发行站点地址联系电话丰大苑站 ...
肥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