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庐江县政协委员、“白云春毫”公司总经理赵玉贵认何家林这门“穷亲戚”已有两年了,眼下正是寒冬腊月,他正盘算着去亲戚家串串门。
赵玉贵的这门“穷亲戚”,家住庐江县汤池镇百花村何洼村民组,“穷亲戚”家只有三口人:何家林夫妇带着11岁的儿子。 2013年年初,当在赵玉贵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这门亲戚家“认亲”时,他被“亲戚”家窘迫的境况吓了一跳:屋子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窝里煮的是红薯稀饭,这就是一家人的一天食物。
从“亲戚”家回来,赵玉贵一夜没睡着。他没想到,在汤池镇竟还有这样贫困的家庭,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伸出援手。经过几次走访,赵玉贵发现何家林有10多亩山场,由于何长年患慢性病,没精力打理,长满了荒草。赵玉贵出资将山地整理出来,并种上了“龙井一号”茶树,手把手交何家林种茶。有了这门“亲戚”的帮忙,何家林一家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如今在庐江县,像赵玉贵一样,241名政协委员都有这样一门“亲戚”,这源于2013年4月庐江县政协启动的“241幸福工程”:县政协235名政协委员,每人结对帮扶辖区内一户困难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并以此为切入口,深入社区,了解社情民意,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协商民主进基层,首先要解决渠道问题。 ”庐江县政协主席夏明生说,“241幸福工程”是一个抓手,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链条,将政协的协商渠道一竿子插到街道、社区,扩大政协协商知晓率、覆盖面、参与度,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实施最广泛、最充分的协商民主,共同致力于群众的幸福梦
“241幸福工程”启动后,政协委员通过座谈集中对接、入户走访对接等方式,与241户家庭签订对口帮扶承诺书,建立一对一帮扶档案。
“以前,政协委员在履职时总是习惯眼睛向上看,谈一些貌似‘高大上\’的问题,现在通过‘241幸福工程’,逐渐让我们学会了向下看问题,真正为群众做点实事。”赵玉贵说。 (钱良好)
新闻推荐
8月 1日,农技人员正在庐江县同大镇给葡萄合作社社员讲解果树管理要领。为帮助当地5家农民葡萄合作社增产增收,该镇定期邀请高校的农业专家上门对种植户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