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庐江新闻 > 正文

破解“建”“管”两难题

来源:江淮时报 2015-12-04 08:2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曹昱

道不尽的历史欠账

太湖县天华镇天华村地处海拔600—800米高寒山区,距离镇政府24公里。近日,胡万宝委员在该村调研发现水利建设中存在有三大难题:一是村民饮用水问题,虽得到政府“一事一议”等零星资金新建了一些人饮水工程,但仅能供该村1/4的人口喝上洁净的自来水,其余3/4的村民使用未经净化处理的自流水或井水,生活用水比较困难;二是防汛能力薄弱,年年手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就是在今年,受汛期暴雨灾害的影响,相继发生6处山体滑坡,致使原本坑坑洼洼的道路破损更加严重,冲毁一些本就脆弱的池塘、圩堰等小型水利设施;三是农田灌溉能力弱,该村在整合“一事一议”零星的水利资金基础上,修复了一些水塘,但也仅供1/4的农田面积勉强灌溉,其余的水田只能靠天收。

安徽省水闸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维修经费不足,长期运行,造成年久失修,再加上当时资金、技术、施工等原因,未建成或建成后质量不达标的水闸也有不少。 ”陈广文委员指出安徽省小型水利建设的历史欠账。如亳州市病险小水闸占水闸总数的50%以上。出于安全需要,这些病闸汛期都限制蓄水,有效蓄水量减少了将近一半。

不仅如此,大中型灌区灌溉渠系不配套。很多灌区都是七十年代建设的,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和实施方案进行实施,造成大量配套工程未能实施。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1万亩以上3万亩以下的中小型灌区末系渠道未能完全建成。二是不少灌溉主渠道年久失修,阻水和渗漏严重,灌溉用水到支渠和田间所剩无几。三是田间工程不配套,出现上通下阻,达不到有效灌溉。四是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田间大量的渠系工程遭到破坏,已经无法正常使用。

“八小工程”通往田间地头

为解决小型水利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管护不到位等问题,2013年,安徽省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在全省范围内以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中小灌区、塘坝、河沟、机电井、末级渠系等8类小型水利工程为重点推进改造提升,使现有小型水利工程除涝灌溉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80%以上。工程实施以来,安徽省各地小水利工程遍地开花,取得明显成效。

“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扫盲\’工作。 ”於忠祥委员认为,“8小工程”,由于刚性太强,难免疏漏一些该建而不能建的项目,甚至一些关键性项目。如沿江地区万亩以下的圩口除险加固工程和沿淮淮北地区流域为10~150平方公里的排水沟疏浚工程等,既没列入国家治理项目,又没列入中小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成为建设盲区。万亩以下圩口的圩堤不建设好,圩内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再好,都面临着水毁的威胁。只要出现突发性暴雨造成溃堤,圩口内所有工程可能会毁于一旦。沿淮淮北地区,年降雨量超过9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其地貌多为低平洼地、河间平原和碟形洼地等(占耕地面积的50%),若雨季排水不畅,就会出现大面积水患。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消除工程建设盲区。

在陈广文委员看来,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按照科学的规划,分年度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逐步完善渠系建筑物的配套,形成完整的灌溉网络;通过对“沟、桥、田、林、路,闸、坝、涵、站、井”进行十位一体的综合治理,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机电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步伐;加快机井建设步伐,解决井灌区机井建设不足问题。此外要着力实施小型拦蓄水工程,解决增加工程蓄水量问题。一方面加快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进度,另一方面对农村塘坝进行扩挖改造,增加蓄水能力。

他还建议强力推进节水灌溉措施,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加强宣传工作,广泛宣传节约用水,努力营造节水型社会。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措施,逐步推行轮灌、滴灌、微灌等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

消除“三无”与“三不管”

一些地方小型水利工程长期处于无管理机构、无管理人员、无管理经费的“三无”状态;部分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处于 “农民管不了、集体管不好、政府管不到”的“三不管”境地——陈广文委员直陈农村水利管理上存在重建轻管现象。

近年来,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设使一大批老旧小型水利工程恢复了使用功能。王永定委员建议,工程项目竣工后,要及时移交当地乡村管理,明确运行管护主体,办理产权移交和登记手续。要建立健全运行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同时落实必要的管护经费,在小型水利工程开展“两证一书”发放试点工作中,由于“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证”目前存在多种难以准确界定的产权因素,需要慎重发放,避免因权属问题引发小型水利工程在使用和拆迁征地上的次生矛盾。近期小型水利工程改革应以落实管护主体责任为主要目标,重点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证”和“管护责任书”的签订与落实。於忠祥委员的看法是构建小型水利工程建管模式需要因地制宜。积极引进和推广符合当地实际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江淮丘陵地区,尤其是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不是降水量不够,而是降水季节性分配不均,加之小型水利工程不配套,普遍出现“雨季花水遍地流,雨后坑塘底朝天”的现象,造成工程性缺水。定远县积极推广农民首创的“一个泵站﹢压力管道(沟渠)﹢数个塘坝﹢数个小水库”的“泵站串塘”模式,实现了“花水”资源化管理。这种模式可以解决江淮丘陵地区的工程型缺水问题,实现“时空调节、丰枯互济、把水用活”的目标,江淮丘陵地区应予以引进与推广。阜南县推进“三深一修”(挖深沟、扩深塘、打深井、维修闸(坝))和“三改一扩”(坝改桥、桥改闸、闸改站、老站扩容)建设模式,值得总结推广。庐江县推行的承包人管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护、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公司管护以及水利专业合作社管护等4种形式的管护模式值得推广。杨洁摄

相关链接

在小型农田水利建、管、用环节中农民参与意识淡薄,建、管、用严重脱节,部分地区没有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费征收率低,或完全不收水费,易造成用水浪费和用水效率低下。另外,水费也是构成管护经费的重要来源,有可能加重改革成本。

——省民进

建议水利、国土、农委、安监等多个部门在充分的协调沟通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由该机构统筹管理水利工程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竣工后的运行安全,实施指令性的安全监督。

——省九三学社

建议在对现阶段小型水利工程安全监管中存在问题作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工作条例。以明确安全监管责任主体,健全追责机制,细化对小型水利工程安监的具体指导。

——六安市政协

要分工程类型和级别,结合项目建设分步推进改革,对有一定收益的大塘、农饮等工程推向市场,推行经营人管理制度;对河道、小型水库等纯公益型工程由政府通过招标购买服务进行养护;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灌区工程,结合土地流转,尽量鼓励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生产主体进行管理。

——宣城市政协

建议上级能出台相应政策,对中小沟开挖疏浚一次性补偿买断,以利于按标准建设。并调动社会上的积极性,对于新打的机电井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整合各方涉水资金,集中使用和管理。将水利工程管护经费落实纳入省级考核,从省级层面上加大对市、县区政府的考核等等。

——淮北市政协

新闻推荐

“印象庐江”百幅图片晋省展在安徽画廊举行

1月12日,庐江县摄影家协会从近千幅应征作品中遴选出百幅优秀作品——“印象庐江”画展在安徽画廊展出。“印象庐江”百幅图片晋省展是由安徽省艺术摄影学会、中共庐江县委宣传部联袂主办,庐江...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帮助台商企业落户2016-04-19 08:08
评论:(破解“建”“管”两难题)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