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庐江新闻 > 正文

每年约有2万亩土地沉陷,探索沉陷区治理新路径 淮南:沉陷区摇身变成开发区

来源:安徽工人日报 2016-10-25 22:24   https://www.yybnet.net/

   

12月26日,虽然寒风瑟瑟,但是位于淮南市潘集区潘集镇潘北矿路西侧的搬迁新村(二期)工程建设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因为该市潘北采煤沉陷区5个村780户、共3080人正急切期盼能早日迁往新区居住。

上世纪中叶即跻身全国五大煤都之一的淮南市在中国能源版图上长期占据着显赫地位。这份荣耀在2008年甚至因其跃为全国首个建成投产的亿吨煤基地而更加辉煌。然而,伴随着荣耀,这座建在“乌金”上的城市也有挥之不去的“痛楚”。

由于持续开采,矿区地下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采煤沉陷区面积达137.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3%。最大下沉已逾22米,涉及居民约87330户28.8万人。受沉陷影响的道路约有130公里,河流水面达1300公顷。在已塌陷土地中,耕地面积约有16万亩。

更加让人揪心的是,情况还在继续恶化。据淮南市政府提供的数字,目前全市土地仍以每年约2万亩的速度沉陷,新增塌陷土地中耕地面积比重还将逐年扩大。预计到2020年,全市沉陷区总面积将达到369.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6%。大量土地的沉陷,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负担。

“淮南的煤必须要开采,淮南老百姓的事情也必须要解决。”一手擎着发展的大旗,一手托着民生工程,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深感责任重大。

采煤沉陷区治理是个综合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因此治理的方式也不一样。潘北新村采取的是集中式搬迁模式。

潘北新村是淮南市潘集镇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点,一期占地65亩,拟安置搬迁居民180户。针对搬迁费用不足等问题,潘集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淮南浩达新农村开发投资公司资金,先期代建,分为多层搬迁安置房住宅区和商住两个功能区。商住区所得利润用于弥补住宅区楼房建设及公建费用,使住宅区楼房能以低于建设成本价,出售给搬迁群众。

在淮南市的谢一矿、谢二矿沉陷区,政府采取的则是先期对沉陷区进行回填、修复和绿化,进而依托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发展仓储物流。通过这种“生产式治理”,沉陷区现在形成了辐射5市7县、半径100公里的“物流圈”,吸引了国内60多家大型商家设立仓储,年物流总额超过100亿元。

淮南市潘集区北部的泥河镇涉及采煤沉陷的有9个村,沉陷面积约1.2万亩。当地采取的办法是把采煤塌陷区建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并且成立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户发展规模经营。

截至2010年9月底,淮南市共建立塌陷区搬迁居民安置点57个,搬迁居民28.7万人;投入环境修复资金27.5亿元,实施环境修复项目133个,使60万居民受益。

新闻推荐

第二届周瑜文化节启动

本报讯(记者陈华)1月11日,在安徽合肥庐江第二届周瑜文化节开幕式上,一尊高6米的周瑜铜像揭开面纱,正式对公众开放。这座名...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每年约有2万亩土地沉陷,探索沉陷区治理新路径 淮南:沉陷区摇身变成开发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