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庙村选派干部朱大鑫在工作中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外部优势,大胆进行工作创新,徐庙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就。
徐庙村是农业大村,过去一直靠传统种植业如水稻、小麦、油菜等来增加收入,由于常年干旱少雨,经常减产减收,村民收入微薄。为改变这种面貌,县政府办选派干部朱大鑫到徐庙村任职以后,带领村两委班子开展了“谋发展,村干部怎么做”大讨论,统一了思想,坚定了加快发展、调优结构的信心和勇气。朱大鑫和班子成员多方考察,向周边乡镇学习成功经验,跑农委联系“路子”,最后,终于确定了徐庙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即种植青饲玉米与脱毒马铃薯,这两种农作物都是耐旱易生作物,便于管理,种植时间也刚好衔接,并且经济效益可观,十分适合徐庙村种植。
思路确定后,朱大鑫带领班子成员主动与合肥伊利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取得联系,最终达成协议,由伊利公司采取整株收购的方式,按照350元/吨的价格回收,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市场的问题,降低了村民种植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秸秆无法处理的难题,保护了环境。为打消村民顾虑,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村民思想工作,并按照每亩500元/年的租金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经过努力,全村共流转土地520余亩。
现在,520余亩的青饲玉米长势喜人,预计每亩产青饲玉米可达4吨,按照350元/吨的价格,仅今年青饲玉米一项,村就可实现产值72.8万余元,除去成本、收割、运输等费用,利润仍十分可观。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老百姓对下季的马铃薯种植更加充满了希望,也吸引了更多的农户加入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上来。
新闻推荐
为扩大好人影响,左店乡集中开展了宣传模范事迹和投票动员工作,做到了该项活动家喻户晓,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投票的积极性。左店乡重点宣传了诚实守信好人陆风奎,他几十年如一日植树护鸟,将一个原本...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