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原材料价格轮番涨“煎熬”皖企 转嫁成本压力 企业各有“招数” 黄军志 记者 董艳芬

来源:市场星报 2010-11-04 08:48   https://www.yybnet.net/

米、面、油、糖的集体涨价,让合肥部分本土生产加工、服务企业举步维艰,日子不再滋润。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注册资金700万元的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受累于原材料市场涨价,已停止生产蜜饯、果脯、杂粮深加工食品;而本土的一家大型快餐企业在原材料“重压”之下,每份快餐的价格已悄然提价1~2元……业内人士称,此轮原材料上涨势头比2008年那次还猛烈,已造成行业性亏损。

不过,任何事物都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严峻的生存环境是最好的试金石,转嫁成本压力,皖企各有“招数”。

甜蜜饯“负利润” 企业“叫停”生产

最近一段时间,合肥中科小陶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浩然格外关注白糖的期货价格,今年由于糖类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他的食品厂生产成本涨了20%~30%。

“关注期货,低价囤糖、油就等于赚钱。” 李浩然表示,时下,所有以糖类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日子都不好过。

李浩然说主要是原材料上涨太厉害,蜜饯、果脯、杂粮深加工等食品现在已经是“负利润”生产。“亏本的买卖让企业吃不消,所以干脆停止生产了。”

除了调整产品结构外,李浩然还向记者透露,该企业还在寻找原材料的替代品,改用麦芽糖生产,并不断扩大食品产业链。

快餐店提价 就餐消费得多掏钱

“因原料价上涨,即日起,本店快餐最低标准从6元/份调至8元/份。”近日,合肥一家大型快餐店门前贴出了这样的一则告示。

“菜、米、面、油集体涨价了,供应商说还会涨。与去年相比,我们的采购成本涨了30%。”在采访中,这家快餐企业张姓负责人摆出了多个原因表示“非涨不可”。

实际上,提价并不是餐饮企业转嫁成本压力的唯一途径。合肥市餐饮烹饪协会秘书长孙跃庭表示,现阶段合肥还有很多餐饮企业通过集中采购、勤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率,消化原材料上涨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疯狂的棉花” 催涨秋冬季节服装

短短两个月时间,国内标准棉现货价格从9月的1.8万元/吨大幅上涨到11月的2.8万元/吨。在疯狂棉价的冲击下,服装生产企业集体“喊涨”。

“今年服装成本增加了10%,部分服装原料价格还上涨了30%~40%,今年秋冬服贵是肯定的。”合肥一家制衣厂负责人表示,成本增加,零售终端成衣价格也会跟着涨。

“不要说秋冬衣服,就是明年春夏装也会涨的。”另外一家服装企业市场营销部陈经理表示,该公司已经在做春夏装了,但成本也相较往年有所上涨,涨幅约为5%以内。

新闻推荐

公交车急刹车 一乘客摔骨折 记者 张敏

星报讯 男子乘公交车时摔倒在车中,不料竟发生骨折。据伤者郑师傅称,昨天早晨8时许,当801公交车行驶到省城寿春路逍遥津站牌时,在一阵急刹车下,他一下没站稳就重重摔在了公交车上,待其爬起来时,才...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原材料价格轮番涨“煎熬”皖企 转嫁成本压力 企业各有“招数” 黄军志 记者 董艳芬)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