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 董 建
欣赏印章,除了篆刻技巧,印材、印纽也是重要的部分。孙慰祖先生“中国印章材质简说”开篇云:“中国古代用于制作印章的质料,主要有金属、玉石、陶瓷和兽骨、竹木五类。其中以使用青铜的历史最为漫长。战国至明代以前的官私印多用青铜铸造,此外金、银、玉、晶、玛瑙、琉璃、石、骨、牙、木、陶也被先秦以来各个时代用作印材……明代石章广泛使用,为文人篆刻的兴起提供了物质便利,各种叶腊石成为刻印的主要材料。”(《孙慰祖论印文稿》)
琥珀是有机质矿物,是地质时代中植物树脂经过石化的产物。质优者可作为有机宝石用于制作饰品或工艺雕刻材料,自然,琥珀也可以作为印材来使用。琥珀颜色有黄、红、红褐、乃至黑色,有树脂光泽,性脆而透明,雕成工艺品,十分的美丽。
许多年前,有位朋友向我炫耀她收藏的一枚琥珀狮钮印章胚,我十分喜欢,请她割爱,终未答应。从此,这个琥珀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一个难于释怀的心结。若干年后,我偶然在老街一家店中买了一枚黑色狮钮印章,分量很轻,初以为是乌木一类,待回到家中仔细端详、研究,从其一小块损面看到贝壳状断口,再用手电一照,里面呈红色,方悟到原来是一块 珀。《辞海》说 为“黑色的琥珀。”《本草纲目·木部四》:“ ”集解:“古来相传松脂千年为茯苓,又千年为琥珀,又千年为 。时珍曰: 即琥珀之黑色者,或因土色熏染,或是一种木渖结成,未必是千年琥珀复化也。”以不到两百元的价格买到一 珀、一象牙章,至今是我津津乐道的捡漏话题。 珀印的获得,
也让我的琥珀心结得到了几许慰藉。其实琥珀的形成何止几千年?它需要经过几万年、几十万年的漫长岁月。几千年形成的实际上的硬树胶或亚石化树胶。这种东西常有许多小裂痕,遇热还有溶化之虞。
去年,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金黄色清代狮钮琥珀章料,高3.8厘米,十分完整,但对方索值甚昂,声称多年来未曾遇见这等上好的物件。为了再次“疗伤”,我将它买了回来。今年4月,我到敦煌,在一家店里看到一个清代红琥珀狮子摆件,我想这东西一定很贵,谁知对方只要六百元,我付了一千元,买了这个琥珀狮子外带一把汉代九雁削刀。至今想来,真是不可思议。9月,网上惊现一枚汉代虎钮琥珀印,印面被伧父磨去,隐约还可认出“王口之口”,最后一字虽全部磨去,但应为“印”字。因琥珀性脆,磨时是在粗颗粒面上操作的,印面一个角蹦去了一块,幸好没殃及印台。印面仅1.4x1.5厘米,但价格却高得惊人,我也不知中了什么邪,一咬牙,将它收入囊中。此虎钮琥珀印不同于前几个琥珀,颜色暗褐,里面有许多金色结晶状,这种琥珀产自缅甸,《后汉书》中已有记载,但称其为虎魄。琥珀在汉初陆贾《新语》中称琥珀,而史游《急就章》称虎魄。宋代又有武魄、丹珀、虎珀之谓。汉人认为琥珀为虎目之精魄沦入地而化成,此外还有枫脂入地、桃渖入地、龙血入地化成琥珀之说。许晓东先生“琥珀及其作伪”一文认为虎在中国古人心目中是神奇力量的化身,虎的御凶辟恶之能由来已久,“战国、汉、晋墓葬中出土不少伏兽形配饰,有煤精、玉石、金等等。琥珀伏兽形配饰当是仿制其他材质的同类器而来,这类配饰对时人而言,其御凶辟恶的功能或超越其装饰性……由此也不难理解汉晋时期的琥珀多被制成伏虎(兽)形,随身佩戴了。”2004年,合肥蜀山汉砖室墓群曾出土了一个琥珀辟邪。法门寺地宫文物则有两个琥珀狻猊,从照片看,琥珀狻猊也属缅甸琥珀。清以前琥珀印章极为少见,汉代琥珀印就更加稀少了。《历史与艺术———中国印章》一书刊有一枚东汉琥珀狮钮印,1.9x1.9厘米,印文为“贵无骄富无奢传后世永保家”,保存相当完整,可谓十分难得了。也许是上述的原因,再加之我对琥珀的痴迷,才会以不菲的价格去购买有残疾的汉代虎钮琥珀印。虎年得虎钮印,也算是一段因缘吧。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齐中熙) 记者19日从铁道部春运办获悉,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铁路迎来节后春运第二个客流高峰。2月18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649.3万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