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玉桥、涌金桥、红栏桥和拖板桥,把全椒中学围成一座岛。积玉桥和涌金桥在学校南大门外东西两边对影呼应,宛如天安门旁的金水桥;红栏桥在学校院墙外东北方,出校门沿河边石板路左拐,不到10分钟就是红栏桥。
听到“honglanqiao”这个音,我便以为这个桥一定是和红袖添香的美丽故事有密切关联的,一相情愿地把她想象得很香艳,也就想当然地认为她叫“红栏桥”。想想吧:红袖倚栏的好地方,一定精致而小巧,桥畔肯定要有一座曼妙的粉楼,古典的佳人在倚栏远望,若有所盼;要是夜晚,应该有古色古香的红纱罩方灯的温暖印照在纸糊的已经泛黄了的木格子窗上;西楼月下,白衣裳的女子,有绝代风华,正掩卷凝思:雁字归时了,千帆过尽矣,人在何处……
呵呵,别怪我忒多情:合肥城南有一座赤栏桥,姜夔留下过风情万种的妙词佳曲;扬州瘦西湖有一座名副其实的木板红栏精致的桥,三月烟花里,柳嫩桃红地占尽风流;秦淮河畔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桥,孔尚任就留下“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的句子——可见,红栏小桥,佳人美景,本就该是多么风光旖旎的一座桥啊!
我直到五年级的夏天才第一次见到这座有如此美丽名字的古桥。
这年夏天的水尤其严重。一个雨天上学到学校,见许多同学衣裳都湿透了,在很激动地议论着说,想到刚才过桥的事还很后怕。原来洪水太大,淹没了整座小桥,来往的人只有靠拽着警察顺着桥栏杆拉起来的绳索才勉强摸索前行——整个桥身都没水里了。于是好奇心大发,心说是不是叫“洪澜桥”的啊?洪水滔滔,波澜四起的洪澜桥!
秋天又找机会和同学一起去看桥——小固然是小,果然也别致。让我略有遗憾的是她的栏杆不是红色,倒是雪白。桥两侧的白栏杆穿桥而过,到沿河两岸还顺着河沿延伸了很长做护栏,与桥身很鲜明地构组成手写不交叉的“X”状。桥身都是水泥铺筑,找不到一棵青草——不像积玉桥或者霸王桥,石板缝里总野草油油的。
出桥西,一条大道通向石沛周岗,东面便是老东门了。已经渐渐荒芜了的旧街老巷墙壁斑驳,窄窄的石街道只能容下两只平板车的交错。逢集的时候人还是多的,老东门是椒城的农贸集市,农历逢五逢十逢节日,周边来赶牛市猪市的农村人都聚集在这一带。赶集人或掐捏一只鸡鸭看看是不是饱食了的,或掂一掂某一头小猪看看是不是够健康的,或掰开了牛唇,看一看它是几齿了的,专心得很,严肃得很,闲聊几句,又开心得很;猪哼鸡叫,牛慢悠悠地甩尾巴反刍;人畜更多了,也热闹得很……
去年回乡半年,又见许多故人。当年英气飒爽才气横溢的沈老师已经微现白发,锐气收敛,只在他明睿的目光对我注视时,我又感到他一如既往的精深;我欲言,终究还是又止。有些事,还是留存于心底,自己慢慢品味吧,自有此情仍可待。
听说红栏桥已经重修,一如新桥;而与她有关的人事,却在一件一件地在成为过往;那个有绮丽幻想的小女生已经长大了,红栏桥畔白衣裳的妙女子只是我初中时代的一个绮梦。
原帖地址 http://bbs.chuzhou.cn/luntan/thread-75307-1-5.html
新闻推荐
合肥134所中小学定点接收农民工子女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