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葡萄园结出幸福果本报记者郝彧 本报通讯员李梅

来源:江淮时报 2011-08-23 10:3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记者郝彧 本报通讯员李梅

“李社长,李社长,”8月19日上午,随着塑料门帘应声掀起,一位身材瘦小、肤色黝黑的中年人出来了,胶鞋上、T恤上满是泥巴,手里拿着把剪刀:“昨天下了大雨,有些葡萄被淋烂了,得把烂的剪掉”。

李社长叫李克虎,是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新民村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社长,他种了21年的葡萄,因技术水平高、乐于为乡亲服务,所以被推举当了社长。

换上胶鞋,记者随同老李进入葡萄园,红葡萄、绿葡萄,一串串如翡似翠,一颗颗饱满润泽,煞是喜人。老李一边翻剪,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这些宝贝:这是美国红提、那是美人指,这边是巨峰,那边是维多利亚……老李家共有五亩葡萄园,种植了十多个葡萄品种。老李嘴里说着,手上的剪刀也没闲着,“咔嚓、咔嚓”,枯枝败叶烂果子,纷纷应声落下。

今年的大圩葡萄节从7月30号开始,到10月上旬才结束,因为品种多样,早、中、晚错开,所以采摘季比往年延长。 “政府下了大力气,”老李说,在2003年首届葡萄节之前,大圩葡萄只有巨峰一个中熟品种。后来政府号召大家多种些早熟、晚熟品种,并花钱组织种植户到山东、浙江、合肥周边去考察、引种,才形成今天这样的局面。整个大圩葡萄从过去的一个品种,增添到现在的二十多个品种;上市时间错开,使葡萄始终不会低价;葡萄节的时间延长,农家乐的生意旺季随之更久,农民的收入大有提高。

老李介绍,新民村的216户人家,家家种葡萄,都是合作社的成员。冬天农闲的时候,合作社组织学习班,免费开展技术培训。讲课的有时是自已这些土专家,有时是政府从外面请来的“洋专家”。 “今年冬天,还有个法国专家来给我们上课,”老李说,专家有本地农委的,也北京、南京的,还是日本、法国的,这样的学习班一年能办上十几期。

在忙碌的种植季节,合作社通过村里的大喇叭随时广播技术要领、注意事项,啥时该剪枝、啥时该施肥、啥时该套袋,每隔三五天要广播一次。

“前天在稻香楼举办全省水果评比展销会,我们合作社送的美国提子得了一等奖,美人指得了二等奖。 ”合作社的努力没有白费,新民村的葡萄受到市民的欢迎、专家的好评。

“合作社主要是搞技术指导,销售的问题我们不烦神。 ”因为大圩葡萄已远近闻名,每年葡萄节,都会有大批市民来采摘,还有一些企业来大批量购买,葡萄没出田间就销售一空。讲到这里,老李由衷地说:“这多亏了政府和媒体啊,没你们支持,大圩怎会像现在这样有名。 ”

“看看我家的农家乐吧,”老李邀请道。换掉胶鞋,记者随他来到紧挨着葡萄园的 “李府饭庄”,这是一个四合小院,院内青砖铺地,丝瓜架上绿叶婆娑,黄花绽放,蜜蜂飞舞,舒适凉爽。两位年轻女子在架下洗菜,她们是老李的女儿和儿媳。老李和老伴带着三个子女一起经营着农家乐。

问起一家的收入,老李笑逐颜开,“现在日子比以往好过得太多了,不是一个小康,十几个小康都有呐。 ” “我今年六十八岁了,准备再干两年,到七十岁退休,享受生活了。 ”老李的年龄也让记者吃一惊,行动敏捷、眼神明亮,怎么看也是位中年人。 “日子好过,人就不显老啦,”这是老李总结的年轻秘诀。

新闻推荐

省政协十届十八次常委会议闭幕王明方出席

王明方出席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学非遗练“绝活”2011-09-02 10:31
评论:(葡萄园结出幸福果本报记者郝彧 本报通讯员李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