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合肥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将议政的重点锁定在促进全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上。
“十二五”时期是合肥加速崛起的黄金期,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围绕这个目标,政协工作必须加大履职力度,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转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继去年推出加快发展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意见建议并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后,今年,围绕促进全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合肥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民主党派成员,并邀请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负责同志联合组成调研组,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三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
“传统产业具有发展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且我市传统产业布局比较分散、产业链不够完整,为了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应尽快出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行动计划》”。市政协建议,在摸清全市传统产业家底的基础上,实行“有保有压”政策,重点支持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和企业,对其进行改造提升,并坚决对技术落后,没有发展前景,或属于典型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和企业,采取“关、停、并、转”措施。
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目前家用电器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等逐步成为合肥市的支柱产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家电制造业当中存在大家电强、小家电弱的态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等。 “应进一步推动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市政协提出,为此,要进一步改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交通、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保障要向支柱产业集群倾斜,积极引导支柱产业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在上下游产业的一些环节上培育出产业集群。
合肥市是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市,预计到“十二五”末,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将达到400-500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成为委员专题议政的焦点,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合肥市政协的专题议政吸引了十数家政府部门到会参听,合肥市常务副市长魏晓明亲临会场,与政协委员进行了交流。魏晓明表示,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加以吸纳落实。 (李晓军 毛学农)
新闻推荐
8月9日晚,在合肥一家超市蔬菜专卖区,市民挑选新鲜蔬菜。因省城合肥及周边市县伏缺菜基地面积连年扩大,夏季蔬菜品种和供应量日益增加。眼下虽是伏天,可合肥并没出现往年蔬菜“伏缺”现象,供应充足且菜...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