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政协委员汪宏近日撰文指出,由于医保药品目录不统一,造成了城乡差异,使已建立起的几大类医疗保障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种种不便。汪宏为此建议医管部门尽快统一医保药品目录,从而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网络。
汪宏说,以合肥市为例,三级医院医保用药中就存在省医保、居民医保,市职工医保、新农村合作医疗、大学生医保、生育医保等不同分类的药物,不同的病人分別有不同的医保,医保用药存在不同的医保病人分别用不同的药物。
汪宏认为,治疗性药物应针对疾病,而非针对病人工作身份地位和参加医保的不同。如糖尿病病人输液,不升高血糖的果糖为理想用药,但医保目录中果糖是居民医保用药,对于属于省医保、市职工医保等病人就成自费用药,显然这类病人均需要使用果糖,但由于医保问题增加了医生用药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再以患胰腺炎的病人为例,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是确切有效并且在临床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医保目录中,该类药物是省医保病人能用,而对于居民医保、市职工医保、新农村合作医疗、大学生医保的病人就属自费用药。显然,医保目录的范围则给病人一种错觉:属省级单位的病人才有这类权益。
汪宏委员指出,医保药品目录的不统一,有将病人按工作单位、身份、地位等进行分类之嫌,久之则不利于社会和谐。汪宏建议,按城乡一体化“同城同权”的基本要求,医管部门应根据详细病情,尽量统一医保药品目录,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在医疗待遇用药上的均等化。
(本报记者曹昱)
新闻推荐
12月25日,合肥火车站广场,返乡人如潮,而此时离春节还有20多天。据了解,由于不少农民工在合肥承包的活都基本干完,加上元旦过后不久就要过年了,于是提前返乡。本报记者袁家权摄...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