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省财政厅获悉,为深入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未来5年,安徽省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助推在科学发展中跨越崛起,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升级传统优势产业
据悉,未来5年,省财政将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以财政贴息、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银行资金投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支持调整优化能源原材料产业,巩固提升汽车、家电、装备制造业,促进基础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做强做优。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重点包括这几方面: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打造自主创新高地。引导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和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奇瑞、江淮和星马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推进股权分红激励试点
为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将充分发挥国家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政策效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督查指导,放大激励效果,大力推进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吸引省内外更多创新资源和成果向试验区集聚转化。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建立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切实落实各项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和发展载体建设。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引导生产性、生活性和新兴服务业全面发展。实施以奖代补,支持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支持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推进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据了解,省财政将积极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节能环保产品销售及省产汽车工业发展。同时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拉动扩大社会投资。重点用足用活家电下乡政策,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释放城乡消费潜能。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为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省财政将进一步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同时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特色产业中小企业集群集聚发展。还将设立中小进出口企业和产业集群专业镇中小企业专项贷款担保资金,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财政资金放大效应和杠杆作用。
(本报记者 周晓东)
在合肥举办的徽商大会上,新一代家庭智能机器人与市民“零距离”接触。
新闻推荐
开展深度合作 打造共赢平台本报常务理事会暨江淮老字号企业年会召开
本报讯 12月3日,江淮时报社常务理事暨江淮老字号企业年会在合肥稻香楼宾馆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省政协副主席李宏塔出席会议。省委副秘书长、督察组组长张世平,省政府副秘书长、政策研...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