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爱拥山里娃——本报牵手“鸿石助学”暑期参观体验活动剪影

来源:江淮时报 2012-07-31 10:0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本报牵手“鸿石助学”暑期参观体验活动剪影

本报记者 毛学农/文 本报记者 袁家权/摄

7月27日-28日,本报联手民营企业创设的“鸿石助学”活动,组织了来自来安、定远、金寨、望江等地的15名受助贫困家庭小学生来省城合肥参观体验。合肥市蜀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安徽博物院、合肥科技馆、合肥野生动物园等单位都作了精心设计和安排,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感受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魅力。

7月27日上午7:40-9:40 第一站 合肥市蜀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我做的飞机上了天

对农村的孩子来说,航模只在电视里看过,那是城里的孩子才可能有的兴趣爱好。为满足这些农村孩子的愿望,合肥市蜀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叔叔阿姨们,专门安排了一节航模课,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年龄结构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课程设计。

邵老师是中心最有经验的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曾经多次在航模大赛中获奖。他拿来一架成型的航模给学生们观察,让他们有个整体的印象,然后教他们一步步组装,同时讲解航模的结构。别小看这些小小航模,其实与一架真正的飞机有着相同的飞行原理。机身、翅膀、尾翼……一个零件装错了,位置或方向不对,航模就飞不起来。孩子们对于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翅膀为什么要往上翘,尾翼起什么作用,挂在腹部的橡皮筋就是飞机的发动机吗?……在组装航模的时候,孩子们心中的好奇和疑问,一个一个迎刃而解。

孩子们的航模都做好了,而且试飞成功,心里美滋滋,有着说不出的高兴。王洁同学说,要把做好的航模带回去,和周围的孩子们一起玩。

7月27日上午10:00-12:00 第二站 安徽博物院

“龙”姐姐讲“龙”故事

一位龙哥哥、四位龙姐姐,分别穿着绿色和灰色的“龙衣”,打扮成龙的模样……这是安徽博物院专门为这些农村孩子们安排的一场“龙年说龙“的表演剧。

霸王龙有几层楼那么高,有大卡车装满货物那么重,有尺子那么长的牙齿,是陆地上最大、最凶猛的食肉恐龙。而马门溪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却是最温柔的龙。龙姐姐绘声绘色的表演和介绍,让孩子们听得入神。

“恐龙是不是中国传说的龙呢? “龙哥哥的问题立即提了出来,答对了,还赠送印着龙图案的小礼物作为奖励。 “是。 ”陈隆不假思索就冲在最前面回答,但是答错了。 “不是。 ”其他的孩子齐声回答。

陈隆正在为答错这道最简单题而懊恼时,——“安徽博物院哪件国宝级文物与龙有关? ”“龙虎四环铜鼓座。 ”——这次他抢答成功,得到一份礼物。

“中国传说的龙是哪几种动物的综合体? ”“蛇的身子。 ”“马的鬃毛。 ”“牛的尾巴。 ”“鹿的脚。 ”“鹰的爪子。 ”……这道题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大多数小朋友都在答对问题之后获得了奖品。

从恐龙灭绝,到中国龙的传说,再到与龙有关的文物……安徽博物院的叔叔阿姨真有办法,把超出小学生接受能力的文物鉴赏,变得深入浅出、富有情趣。凌家滩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龙、战国晚期的龙凤纹玉佩、西汉时期的环形玉龙、明末清初的龙纹玉带扣、宋代的双龙金香囊……孩子们在展厅文物中找到很多“龙”。

7月27日下午2:30-4:30 第三站 合肥科技馆

“大白鲨”触手可及

凶猛的大白鲨游过头顶,它那锐利的牙齿几乎要碰到你的脸————15名来自农村孩子坐在合肥科技馆穹幕电影厅享受专门为他们安排的电影专场,观看美国穹幕巨片《大白鲨》。

穹幕电影摄影和放映采用鱼眼镜头,放映出的影像呈半球形,有如苍穹,尤其是影院类似天文馆,半球形银幕由观众前面伸向身后,并伴有立体声效果,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不仅眼前物体似伸手可取,而且有些物体有移至身后的感觉。

大白鲨有凶险的一面,也有其乖巧的一面。孩子们跟随镜头,到世界各地寻找世界上最大的鲨鱼,追踪蓝鲨、鲸鲨以及最恐怖的大白鲨,体验深海下的浪漫与恐惧。

在数学、力学与机械展区,孩子们进入“倾斜小屋”,就像喝醉酒似的,孩子们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讲解员阿姨告诉孩子们,原来这间小屋的地板与地面倾斜了18度,门窗和装饰画也倾斜了18度。大脑以门窗为参照物,错误地认为地板是水平的,所以就感觉头晕目眩了。

儿童展区的镜子天地、水世界、淘气堡、空中之城、城市地下、科学小游戏、声音的世界;数学、力学与机械展区的运动机械博览、真空的奥秘、自己拉自己、哥尼斯堡七桥、科里奥利力、空气粘性飞盘等,同样感受到许多神奇。

自己能听到多大范围的声音?蝙蝠能听到的声音我也能听到吗?自己是偏胖还是偏瘦?身体的脂肪率究竟有多少?含水量呢?为什么自己每天早晨精神都很好,吃过午饭后就会觉得很困?孩子们从人体奥秘展区找到答案。

7月28日7:30-9:30 第四站 合肥野生动物园

好吃懒做的大熊猫

尽管孩子们起得比较早,合肥野生动物园一开园就开始游览,可是太阳公公还是早早等在那里了。太阳照在园内道路上,局部温度达到35度以上。但是,孩子们的兴致仍然很高。动物园管理人员听说是从农村远道而来的小朋友,特地提前做了准备,并安排了讲解员引导服务。

讲解员许莹莹阿姨这几天身体不舒服,有轻度中暑症状,还是欣然接受了任务。没走几步,她就气喘吁吁,但一直坚持到活动结束。她说话亲切风趣,孩子们都喜欢她。

“你们看,前面的是麋鹿,又叫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小朋友们说,这四不像,分别像什么动物?”“头脸像马。”“角像鹿。 ”“颈像骆驼吧。 ”“尾像驴。 ”孩子们七嘴八舌,答对了的立即得到许阿姨的表扬和鼓励。

长颈鹿、河马、黑猩猩、斑马、袋鼠、火烈鸟,尤其是松鼠猴特别小,特别可爱。百鸟园的各式各样的鸟,非常美丽。看金钱豹男孩子特别有兴趣,只可惜关在笼子里,发挥不了它的短跑优势。

“看大熊猫啰,看大熊猫啰!”孩子们争先恐后来到大熊猫馆,园子里却是空空的,看不到大熊猫的踪影。原来,外面天气太热,大熊猫躲在房间里呢。

这只大熊猫名叫 “冰冰”,已经26岁了,2008年来到合肥野生动物园。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珍贵动物,它的憨态可掬形象早已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明星。看到大熊猫躺在空调房里的板凳上,悠哉游哉吃着东西,而管理员正在为它打扫卫生,孩子们忍不住大声批评:“好吃懒做! ”。也许这就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特别鸣谢:民建合肥市委会、政协合肥市蜀山区委员会、合肥市蜀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安徽博物院、合肥科技馆、合肥野生动物园等单位对本次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

听“龙”姐姐讲故事

翘首以待,等待参观

吸引眼球的珍贵文物

我的飞机要上天

新闻推荐

我心中的国旗

“中国的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五颗星各代表了什么? ”日前,在合肥科技馆,一群来自来安、定远和肥东等地的留守儿童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该馆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国旗、了解国旗、熟悉国旗,培...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爱拥山里娃——本报牵手“鸿石助学”暑期参观体验活动剪影)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