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合肥九中师生为首进行调研的关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省级重点课题结题,结果显示,自责倾向、学习焦虑和较差的耐挫能力是当前高中生心理的主要问题。为此,部分学校开始建立危机干预制度。
从调查结果看,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占62%,而心理素质较高的学生只有11%。困扰学生最多的是自责倾向,其次是恐怖倾向和学习焦虑,然后是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孤独倾向。
据了解,自责倾向主要体现在责备自己,严重的则是过低评价自己。有这种倾向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3.93%,有学习焦虑倾向者占总人数的25%,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不小,占19.64%。
在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得分最低的是耐挫能力,最高的则是学习能力。不少学生表示当生活中出现一些重大挫折时,会不知所措,惊慌或感到筋疲力尽,甚至形成了持续的弥漫性的消极心境。
省城部分学校开始建立提前干预机制。合肥九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干预模式包括早期预警、心理危机干预、预后跟踪、心理支持等。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负责,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试,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系统进行评估、筛选。并对重点学生进行特别跟踪,掌握其心理动向,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进行疏导,严重的则进行治疗。
本报记者 张晓嵘
新闻推荐
■年关圆梦“孩子捐出零花钱,想为‘年关圆梦\’行动出把力,让更多人的心愿能够实现。”昨日,合肥西园新村小学南区的一位学生家长给本报打来电话...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