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解读
皖北地下饮用水源将迎首次“摸底”,新农合暂不能异地结算
>>>不合格校车不得上路
【报告摘要】
加强校园和校车安全管理。
【解读】
日前,省教育厅、公安厅、交通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逐校逐园对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有关部门要制定应对极端天气交通安全措施,必要时可采取停运车辆或调整上课入园时间等措施。
三部门要求,检查中发现安全技术条件不合格的车辆,要立即予以停运,不消除隐患禁止上路行驶;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要立即报废。加大对县乡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取缔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的行为。
2012年12月25日,合肥市交警查获一辆超载校车(本报资料图片)
>>>省内医保将异地结算
【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今年实现城镇基本医保省内异地结算。
对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医保处处长童宗伦告诉记者,今年底前,可以实现异地结算,而且,大概在年中,就能在省内个别城市进行试点。童宗伦说,要实现异地结算,关键是打造一个全省联网的结算平台,让异地参保者能够在就医地及时报销,“但此举并不意味着医保关系的转移,标准还是按照参保地来。”
童宗伦说,政府工作报告上讲的医保异地结算,主要针对的是城镇基本医保,至于新农合,由于目前不在人社部门管辖范围内,所以暂不会纳入这个结算平台,“不过,我们的平台会给新农合预留空间。”而对于更长远的跨省异地结算,童宗伦表示目前时机还不成熟,要一步一步来。
【报告摘要】
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实现城镇基本医保省内异地结算,巩固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
>>>异地中考政策将完善
【解读】
根据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落实基础教育三项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将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关爱服务体系。按照“就近划片,免试免费,一视同仁”要求,全面保证随迁子女方便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就地参加中考升学的政策,实行省内随迁子女就地、外省籍考生在皖参加高考的政策。
同时,建立学校留守儿童帮扶制度。每一所学校有留守儿童档案,有“一对一”结对教师,有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员,有免费亲情电话,有家校联系方式,有学习困难生的辅导制度,有留守儿童活动场所和活动安排,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报告摘要】
完成2365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等工作。
>>>今年调查皖北地下水
【解读】
省环保厅水办副主任孙莉宁表示,今年马上就要对全省的饮用水源保护情况进行评估,“了解保护区内是不是还有排污口,以及其他环境违法行为。”根据评估情况,省环保厅将通过专项行动等方式进行查处。
另外,孙莉宁说,目前安徽省乡镇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还不够科学,“今年也要对此进行梳理,然后严格把关,消除保护区的污染隐患。另外,皖北一些城市的饮用水源主要是地下水,以前,安徽省还没有对这些地下水源周边的环境状况做过大规模调查,今年也要进行调查,了解环境现状,并作出对策。”
1月22日,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代表们在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摘要】
推进新一轮治淮和淮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强长江干流河道及青弋江、水阳江、滁河等治理,加快引江济淮(巢)前期工作。
>>>黄绿标发放率达九成
【报告摘要】
狠抓节能减排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进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
【解读】
昨天,记者从安徽省环保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已有多个城市试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方法。“这是加速淘汰‘黄标车\’的重要手段。”省环保厅有关人士称,通过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可以控制和消减用车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为制定“黄标车”区域限行、淘汰等政策措施提供支撑,限制高污染车辆跨界转入安徽省。
此外,根据省环保厅的工作计划,今年底前,安徽省用车环保检验率要达到80%以上,而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率则达到90%以上。
新闻推荐
出行提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