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
急停
是“挑战”牛顿定律
“史上最严交规”施行不过几天,“闯”便成为争议焦点。网民吐槽称“闯黄灯记6分”的新规“完全无视牛顿定律”,而相关主管部门则表示,新规实施后“因违反交通信号导致的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1
记者体验
黄灯成行车困扰
记者体验后发现,在实际道路行驶中,很难清晰判别车辆与信号灯的关系,黄灯反而成为司机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交通通行。
影响一:路口车速减慢现拥堵
记者2日先后在北京的非主干路、主干路等不同路段体验,最直观的感受是,绿灯时段车速减慢。
在非主干路的车道沟路,即使是绿灯时段,大部分车辆在接近路口时都有意识地降低车速,原本节日期间车流量较小,时速本可达60公里,但在该路口时速只有约20公里,本该畅通的道路出现拥堵。
影响二:路口“险象环生”
2日下午,北京东三环外百子湾路口,一辆红色轿车在变黄灯时突然刹车,导致后面一辆出租车险些追尾。
记者发现,绿灯配时时间长,对排在靠前位置的车辆没有难度,而对于排在后面的车辆,是加速通过还是减速等待信号灯变黄,则是个难以选择的问题。
2
司机吐槽
不知怎么过路口
“开出租车这么多年,不知道路口该怎么走了。”北京某出租车公司的一位司机说,“像我们这样天天在路上跑的,闯黄灯一次记6分,以后这路口该咋过啊?”
受访司机向记者普遍反映,路口“不好过”的原因包括:
绿灯变黄灯没有提示。“很多城市,包括北京的部分路口都设置了计时器,但为什么大部分路口都没有这个装备呢?”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成说,法规出台还应该有相应的配套设施。
交通信号灯配时长短不一。多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说,很多路口的信号灯时间都不一样,“有的路口黄灯特别短,‘啪\’的一下就闪过去了,有的就挺长,基本无规律可循,过路口真犯怵。”
记者实地体验发现,即使以时速30公里进入路口实线区,发现“情况不妙”后的制动距离至少需10多米,基本无法保证在停止线内把车停住,这就是网民所谓的“对抗牛顿定律”。
3
各方交锋
究竟是谁违法?
Y
延伸阅读
合肥绿灯都会“眨眼”
交警表示,对闯黄灯暂以教育为主
本报讯 昨天下午,记者在合肥市潜山路与南二环交口探访发现,短短五分钟,就有5辆车闯黄灯。
私家车主杨先生表示,过路口的时候,车速一般控制在40公里/小时,如果绿灯突然变黄灯,肯定来不及刹车。
合肥市交警支队相关人士介绍,合肥市区的信号灯在变灯前都有闪烁提醒,只要驾驶人在路口减速慢行,完全可以规避闯黄灯交通违法行为。
这位人士还表示,目前合肥未对闯黄灯行为进行抓拍,路面交警发现有闯黄灯行为也都以教育劝说为主,还未开过闯黄灯罚单,但不排除监控系统升级后抓拍闯黄灯。 本报记者 张大为
深圳交警明确表示,暂不对闯黄灯进行处罚。这个表态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2日,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有关人士表示,深圳市的做法不符合交通安全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是违背科学和法律精神的。
广东省交管局还表示,正研究如何从法律角度应对深圳市的表态。
对于违法的说法,法律界有不同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起淮介绍,从各国对“黄灯”的规定来看,设置黄灯的目的在于为驾驶员在红灯和绿灯之间提供一个“缓冲时段”,提醒机动车驾驶员判断是过去还是停下,同时在这个缓冲地带实现清空路口的作用。
“新规规定闯黄灯扣分比以前闯红灯还多,这就使黄灯基本等同于红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成认为,新规对“闯黄灯”处罚如此之重,值得商榷。
张起淮指出,新规缺乏足够的调研和听证。根据我国立法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此类行政法律、法规的出台,必须充分吸纳各方的意见。而该新规的出台,给人的感觉是“有些意气用事”。综合新华社等报道
新闻推荐
私家车今起可报名“喝气”喽报名截至1月15日24时,限合肥市区三厢小车,首批将摇号选出3000辆试点
报名截至1月15日24时,限合肥市区三厢小车,首批将摇号选出3000辆试点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