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云
在西洋所有的乐器中,我只喜欢萨克斯。“萨克斯”这个乐器的名称,是以19世纪比利时乐器生产者萨克斯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因为感觉这种音乐就像一阵风,可以铺天盖地地袭卷而过,也可以舒舒缓缓地徐徐吹来。其音域的宽广与开阔,就像一阵风,能到达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次听到萨克斯是在合肥的大街上。秋日。下午。道路两旁法国梧桐的叶子满街飘摇,风掀起我长长的风衣,肃杀之气扑满襟怀。随风扑来的,就是街角一家音像店里的萨克斯曲——《回家》。悠扬、苍凉,还有充盈耳廓的一层淡淡的忧伤。那种并不萎靡的,只属于秋天的,成熟又恢宏的忧伤。我倏地感动,哽噎,无家可回的迷惘之中,有一种激越与豪放的悲情。
就在风袭来的那一瞬间,我就爱上了这种被称为“西方爵士乐灵魂”的乐器。我用有些兴奋的收获的心情从那家小店里买回那盘磁带,插在我的录音机里一遍一遍地放,逼仄的小屋和我同样逼仄的世界,也变得阔大起来。
我又听用萨克斯吹奏的《茉莉花》。欢快也同样是那么辽阔和富有感染力,感觉那些美丽的茉莉花,就形形状状风情万种地铺满了整个宇宙。整个宇宙的芬芳和绚丽,让我目不暇接,让我的心情激荡飞扬,想为之歌,想为之舞,想为之颠狂。从脚趾到发梢,都被这种轻快的风吹透了。
接下来总一次又一次地听萨克斯,好些年了,从没有厌弃过。那天坐长途汽车去安师大,司机师傅无意中在DVD里放了萨克斯曲,就是这两首《回家》和《茉莉花》。画面上是南飞的雁阵,落雪的白桦林,尚未冰封的河流,让我的思想有足够的空间奔跑。捧着萨克斯的比利时音乐家,长长的金发,英气的牛仔,或在皮船上,或在壁炉前,眯着眼睛把那根金属的管子吹得抑扬顿挫。那一刻我简直想嫁给他了。能听着这样的曲子爱过活过,才不枉一生呀。我央求师傅把这两支曲子来来回回地放,一路的疲劳、晕车,还有连夜赶车的瞌睡,都没了踪迹。
回来后,赶写一篇关于《红楼梦》十二钗史湘云的论文,忽然觉得,湘云这个英气勃勃的姑娘,这个“生来阔大宽宏量”,有着魏晋名士风度的姑娘,不就是一曲萨克斯吗?与之相比,黛玉是支幽怨的洞箫,宝钗是委婉的古筝,只有湘云,爽朗,健美,嬉笑怒骂,像一阵风,把大观园里的孱弱之气一卷而尽。
于是萨克斯和湘云的风,一起留在我的生活里。
筝
古筝是一种贵族的、温情脉脉的乐器,或哀怨或缠绵,轻快处如泉水叮咚,忧伤处如芭蕉细雨,细致温婉,似小女子怀春的情愫。所以自秦代有筝以来,这种乐器就注定是为古典的女子而生的,是为她们寻找和挽救爱情所生的。
高高的闺墙挡不住豆蔻少女萌动的春心,绰约轻行环佩叮当的女孩儿,在帘后窥见了可意的郎君,匆忙在修长的手指上套上玳瑁的长指甲,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这是曲折的示爱与引诱,浪漫又不乏心计,与司马相如在卓文君家里抚那曲《凤求凰》并无二致。而汉太尉乔玄之女大乔小乔,一个能拨春风,一个雁啼秋水般的音乐绊住了英雄的玉骢,孙策和周瑜,就不能自禁地纳了她俩为妾;面对爱情的疏离,辽国皇后萧观音百般无奈,劝慰、流泪、填词,仍免不了深宫孤守,也只好拿起最后的武器,“张鸣筝,恰恰语娇莺”,用“房中曲”去牵扯道宗远去的衣袖……
筝这乐器在唐朝最盛,大有遍地开花之势,弹筝对于当时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们,像是一种普及教育。草长莺飞的季节,十里长亭或霸桥烟柳之下,低眉顺眼,轻拢慢拈,淙淙而诉。多么可爱的一个年代。她们的爱情,似乎就盛开或凋落在古筝的二十一根琴弦上。而当今庸碌的生活里,女子们的爱情已日渐直白,快餐式的爱用嘴巴火辣辣地说出来,或者用键盘便捷地敲出来,容不得半点含蓄和磨蹭。筝变得跟现世的爱情无关,它只是作为一种阳春白雪的音乐,响在歌剧院少有知音的沉闷大厅里。
去年,在六朝古都的开封,清明上河园里,我意外地听到了随处飘扬的悠然筝声。园里埋设着许多质地很好的音箱,铮铮的音乐均匀地弥散在空中,余音绕树漫水,隐约如天外之音。惊喜中我拾级走进上善楼的琴房,点上一曲《寒鸭戏水》和《春江花月夜》。这两支曲子虽然跟爱情关系不大,但如果可以亲眼看着那女子素手弹出,倒也足以慰藉我的向往古典之意。谁知不等一曲终了,那女子就拔掉弹拨乐曲的塑料片,甩了云髻,径直奔我讨钱来了——她之鸣筝,为稻粱谋罢了。
爱筝如我者,不敢再奢望于喧嚣尘世之中听到清音,于是买来音像公司复制了无数张的光盘,塞进DVD里一遍遍地听。或者干脆买个MP3,挂在脖子上,边走边听。有时倒也能听得双目迷离。无意中抬头,看见文化宫门前许多家长们正在送稚子学琴,忽就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她们中大概有不少学筝的吧。若干年后,当她们这一代的爱情成熟的时候,或许可以随处听到满耳的筝声呢。
新闻推荐
新华社合肥4月13日电(记者杨玉华、周畅)安徽省11日公布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和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通知,今年安徽省高考招生将继续执行异地高考政策,读满3年的异地考生...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