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玉灵
5月的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景区熙熙攘攘,每一条街巷,随处可见支着画板、伏案写生的学生。
“这周是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300多个学生在这里写生。”临近晚餐时间,唐模写生基地老板楚元春忙里偷闲地说道。
楚元春是合肥人,第一次认识唐模,是在学美术的儿子的画布上。2010年,她亲自来到唐模,投资200余万元将一处破旧的茶厂修缮一新,开办了景区第一家唐模写生基地。
“从南到北,来这里写生的全国大中专院校学生不计其数。”三年来,楚元春记不清接待了多少所学校的学生,“接待一万人是至少的。”她细想了一下,只能说出一个约数。而在门口两面墙上,记者看到,每年指定到唐模写生并挂牌的高等院校约90所。
“写生的学生基本上住一周就走了,紧接着,下一批学生又来了。”一年到头,楚元春几乎没有歇息的日子。
“全国各地来写生的人太多了,而这里300多个床铺根本不够住,每天要拒绝很多预定电话。”随着唐模知名度的日益提高,作为景区唯一一家提供吃住的写生基地,楚元春感到力不从心。去年,她租用了一户村民家的房子,可以容纳70人居住,但这也不足以满足接待来这儿写生的学生和游客。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唐模写生基地的开办,让楚元春的生意红红火火,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记者了解到,当地有十几名村民在这里选择了就业。“主要工作是洗菜洗碗,比较轻松,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块钱呢。”年逾花甲的李大妈满意地说着。
傍晚时分,在唐模水街沿线各景点处,三五成群的写生爱好者正全神贯注,泼墨涂彩,一幅幅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生动地跃然于画布上。
新闻推荐
近期强降雨导致屯溪区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该区农技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菜农开展生产自救,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汛情。笔者来到奕棋镇江村蔬菜基地,菜农程荣富正在菜地里拔香菜,经过洪水浸...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