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此稿在《合肥日报》头版刊发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区委书记吴劲对此高度赞许,并作出专门批示。吴劲指出,该稿件很好地反映了庐阳“五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与发展理念,体现了庐阳人胸怀全局、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鼓舞了全区广大干群的士气,望宣传部和全区各级各单位继续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思进图强、勇创一流,不断创造佳绩,在全社会弘扬庐阳正能量,不断开创全省首善之区和“辐射源”建设新局面。
合肥日报6月4日讯水,是生命之源。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是合肥的两个“大水缸”,董铺水库90%的水域面积、大房郢水库80%的水域面积都在庐阳区。作为合肥“首善之区”,庐阳区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将水源保护区建成一方净土,为合肥“大水缸”建起多道安全防护网,为千家万户居民送来碧水清泉。
清除污染源搬走水源保护区内居民
为从根本上清除水环境污染,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庐阳区决定在三年内将水源保护区内居民全部搬走。昨天,在清源路和合淮路交叉口,记者看到,以合淮路为界,西边挖土机正在平整土地。这里原本是大杨镇草塘村郑郢组居民的祖居地,因为属于董铺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131户居民刚刚搬走。在合淮路东边,几栋现代化的居民楼正在建设中,这里将是水源保护区搬迁居民的安置点。
据悉,董铺、大房郢水库水源地保护区搬迁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涉及72.32平方公里、9778户、30511人整体搬迁,动迁房屋面积172.06万平方米,宅基地面积7939亩,项目总投资约43亿元,分三期实施拆迁。目前已完成第一期搬迁工作任务,第二期正在实施。
责任到人全面建立“河段长”制度
目前,庐阳区已全面建立起“一渠两库三河”(滁河干渠,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南淝河、四里河、板桥河)的“河段长”管理制度。全区制定百分制考核细则,河段长们每半月开展一次走河行动,每月考核公布各河段长的成绩,全年“算总账”,实行“一票否决”。
今年来,全区共整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21家次,封堵排污口九处,清理处置垃圾60多处20余吨,15000多只鸡和3000多头猪被迁徙。4月份,滁河干渠和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的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防患于未然设立水污染应急物资储备库治好水环境,还要守好水环境。两大水库附近均有道路通行,一旦出现交通事故,极有可能发生水源污染。为防患于未然,庐阳区今年在荣城花园小区设立应急物资储备仓库,距离大房郢水库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
“两大水库一旦出现污染事件,我们将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把污染危害降到可修复的最低点,确保市民饮水无忧。”庐阳区政府负责人介绍道。·马娜娜 梁昌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向阳率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成员,来我区兴庐产业园调研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区委常委、工业区管委会主任姜鸿杰及区经促局主要领导陪...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