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我区去年10月在全区范围内推行“一线为民工作法”以来,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吸引了诸多媒体的关注。近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农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国家级媒体纷纷将视线聚焦于此,发表新闻作品对其予以报道,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国家级网络媒体纷纷转载。
7月13日、7月14日,《中国日报》、《农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分别以《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安徽合肥市庐阳区推行“一线为民工作法”纪实》、《安徽合肥:“一线为民工作法”倾心解民忧》为题报道了我区“一线为民工作法”开展情况;7月11日,人民网刊载长篇报道《万里行:庐阳区“一线为民工作法”解民忧暖民心》,并在配发的采访手记中指出:基层稳,天下安。只有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记住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办好群众的每一件难事,基层才更加稳定、社会才更加和谐、群众生活才越来越富足。庐阳区推行的“一线为民工作法”,畅通了干部群众联系渠道,解决了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问题,践行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要求,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吻合,值得学习借鉴。(杨璨)
合肥:“一线为民工作法”倾心解民忧
新华社合肥7月12日电“想不到开个农家乐需要这么多手续,现在干部找到家门口替我解决了问题,这种工作很实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东瞿村村民王广山拿着办好的卫生许可证格外高兴。
年逾60的王广山从单位食堂退休后,看着邻居家家户户都搞起了农家乐,也动了心思。但是各种健康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涉及工商、环保、城管、卫生等很多部门,王老汉慌了神,不知道从何下手。
东瞿村的驻点干部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分头联系相关部门,帮助王老汉准备各种材料。两天后,庐阳区卫生防疫监督所的同志就把申请表格送上了门,并和老人约定好验收时间。
王老汉问题的解决只是庐阳区“一线为民工作法”见成效的一个缩影。去年10月以来,庐阳区为切实推动区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推行“定人、定点、定时、定责”的“一线为民工作法”,即在每个村(居)派驻1名区直机关正科级干部、1名副科级助理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组成驻点工作组,每个月10号走访群众,发放便民联系卡,现场了解问题。驻点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每月25日汇报上个月群众反映问题处理进展,驻点工作组处理起来有困难的问题,由区主要领导牵头研究解决。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只知‘向上看\’,很少了解群众疾苦,对一线实际困难没有感受,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庐阳区区委书记吴劲介绍,“一线为民工作法”目的就是让机关干部沉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融洽感情。
据了解,庐阳区开展“一线为民工作法”10个月来,共走访、接待群众1.32万人次,为群众办实事538件,帮扶慰问困难群体260个,排查信访隐患123起。
“工作干得好不好,要看帮助群众解决了多少问题,群众是否对你认可。”庐阳区组织部部长许华为说,驻点工作已成为评价干部绩效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蔡敏 杨丁淼)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安徽合肥市庐阳区推行“一线为民工作法”纪实
农民日报7月13日讯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农民有难处不用上门找干部,干部每月固定进村受理求助或投诉。
每个月的10日已成为“雷打不动”的政民直通日。这一天,由区委领导、机关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组成的71个“帮你办”小组深入辖区11个乡镇、71个村区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庐阳区政府独创的“一线为民工作法”,让农民找到久违的亲切感,建起了一座拉近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三十岗乡东瞿村村民王广山原来一直在外打工,随着家乡美好乡村建设的推进,看到周围邻居家家户户都搞起了农家乐,王广山也动起了这个心思。房屋装修好了,但是开办农家乐,还需要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涉及工商、环保、城管、卫生等很多部门,已经60多岁的王广山为此感到很烦恼。在“帮你办”驻村日当天,他向驻点干部万秀良说起了这件事。“帮你办”小组立即联系相关部门,帮助王老汉详细询问了办理证件所需的材料,并帮助他预约了“卫生许可证”上门办理时间。很快,王广山收到了庐阳区卫生防疫监督所工作人员送来的申请表格,并一起实地查看了厨房、卫生间等设施。工作人员还向王广山指出了整改细节,并和他约定了下一次上门验收整改结果及收取申请表格的时间。
“我们村里藕塘路的一处路基塌陷,怎么办?”崔岗村村民集体向“帮你办”反映了这件烦心事。“帮你办”工作组受理后,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了对崔岗村塌陷路基修复的调度会。相关负责人当场表态,出行问题是关系群众生活的大事,不能等、不能拖。最终,经过慎重讨论研究,决定由区财政解决修路费用。一个月后,“帮你办”小组成员再次来到藕塘路察看:挖掘机在轰鸣、工人们在劳作、村民们在谈笑……原先塌陷的路基已经不见踪影,一条崭新的藕塘路已经快完工了。在施工现场,村民们翘起了大拇指说:“‘帮你办\’真能解决问题。”
庐阳区组织部部长许华为介绍说,自去年10月份试点“一线为民工作法”以来,该区64名机关干部和38名法律义务工作者组成32个工作小组,每月10日定期深入基层一线。截至目前,庐阳区共发放干群联系卡15万张,走访接待群众1.32万人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538件,排查信访隐患123件,调解各类矛盾96件,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灯不亮、水不畅、无人管”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不断摸索和改进‘一线为民工作法\’。比如律师成员就是后来增加的。对于一些不在政府行政受理范围之内的事项,我们建议老百姓采取法律途径。”许华为说,为了让这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他们专门出台了考核细则,由老百姓给干部打分,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
“定期与老百姓零距离互动交流。既能让干部了解基层情况,又能锻炼自身能力。”“帮你办”小组成员、庐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洪书霞介绍说,在接待群众过程中,接触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和矛盾。她最近受理了一起关于煤气开户收费标准不一致的纠纷。她先后查找了相关政策规定,召集召开了数次调度会。前前后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解决完。处理问题如何让老百姓满意或理解考验着干部的素质与水平。她认为,“帮你办”是干部学习本领的一个实践平台。
“让老百姓有个能讲话的地方,是我们开创一线工作法的最初想法。”庐阳区委书记吴劲说,通过“帮你办”使得“群众动嘴”变为“干部跑腿”,让干部带着感情和责任,了解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拉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不过,我们深知最重要的还在于坚持。”吴劲坦言。(杨丹丹)
新闻推荐
大建设的强力推进,不仅改变了核心城区的城市面貌,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条件,更优化了投资环境,增添了我区经济发展新动力。去年以来,我区共完成大建设、省市重点工程、市政道路、危旧房和城...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