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宴
合肥乃北宋名臣包拯的家乡,我国以包公为主角的戏曲、小说、影视诸艺术古今传唱。故里包河的包公鱼、无私藕、箭杆黄鳝马蹄鳖等菜肴小吃更是妇孺皆知,人们怀着对包公的敬仰思念之情,营造出一股浓烈四溢的地域性饮食文化。
“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包公宴是一千年来流传于合肥地区有关包公饮食的民间菜点和厨师根据包公的典故、说唱而挖掘、创制的一系列地方风味。分为包公家筵和包府宴两种格局,菜点共计八十个品种。这些菜点取自民间,源于百姓,将一个廉洁为民,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崇高形象在饮食文化中表现出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市场远景。
“古有民爱包青天,今有民爱包公宴”。在走向新世纪的合肥烹饪界,以弘扬包公文化,包公精神为己任。几度修正,历经数载,将有着千年发展史的包公宴,烹入了时代的品味,洋溢出民间正气,廉洁风尚,清香浩存的饮食风格,自然融进饮食市场,为食客们翘首乐道,构成了合肥地区的形象饮食菜点系列。
李府家宴
李鸿章(公元1823~1901年)号少荃,安徽合肥人,清末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晚清时期,封建官宦人家兴起“家宴”饮食之风,在京达官贵族均以居有“尚技”之私厨为荣,菜肴争奇斗巧,奢靡风雅,开启了晚清至民国期间特有的官府家宴文化先河。李鸿章重乡情,更重乡味,并将家乡的饮食风味传到宫庭市肆,如“石塘驴巴”、“肥东挂面”等。尤其在任北洋通洋大臣期间,常常在家设宴招待洋人,多以乡味来料理山珍海味,做出了闻名中外的“大杂烩”、“鲍鱼烧肉”等佳肴,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以合肥风味为主体的李府珍馐。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李氏家族后裔在合肥的李公馆仍保持了集江淮地区饮食之长的五簋八碟,四海六盅等传统宴席,在庐州城家喻户晓,“公和堂狮子头”、“合肥老母鸡汤”等地方菜点深入人心。
李府酒店以弘扬地域饮食文化为己任,根据民国期间在李公馆事厨的老一辈合肥名厨的菜谱记录,结合民间流传与李鸿章有关的饮食菜点,几度修正,历经数载,终将散落民间的李府名菜串联成宴,烹入时代品味,洋溢出以拙见巧,以朴见雅的饮食风范,为食客翘道乐道,构成了合肥地区的形象饮食菜点系列。
新闻推荐
“恒天然”致歉,涉“毒”奶粉省城陆续下架 牛栏牌奶粉也被曝“感染”肉毒杆菌 专家:用80℃以上的水给宝宝冲奶粉 实习生 陈璨 记者 赵莉 李皖婷/文 程兆/图
昨日中午,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就肉毒杆菌乳粉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代表公司致歉。当日,记者再次前往合肥市的大型连锁超市、母婴用品店进行调查,并采访了相关部门,了解最新进展...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