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报刊广告大会评比出都市报30强,作为新锐力量,本报跻身其中,这对于本报来说不仅是一项荣誉,也是市场的认可,更是本报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体现。对此,中国广告协会常务理事、中广协报刊分会梁勤俭主任具有权威发言权,本报在获奖后第一时间专访了梁勤俭主任。
“今年的评选就对广告经营状况、读者规模和质量、城市的消费规模、新媒体应用等要素进行了加权计算。可以说,比较真实和客观地反映了各地纸媒在当地的所属地位、市场影响力大小。 ”
“相对安徽当地的纸媒,你们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
“安徽商报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社会热点的聚焦,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都市报,错位竞争、个性化的服务是安徽商报得以迅速崛起、做大做强的抓手。 ”
”
发展不易成绩不俗
作为多年奋战在纸媒采编、经营一线的“老兵”,梁勤俭主任历任《工人日报》广告处副处长、中国报业协会广告工作委员会主任、《新闻三昧》杂志主编、《中华新闻报》总编辑、中国记协新闻调研中心副主任、中国新闻奖评委等职务。
尽管长期在北京工作,梁勤俭主任对《安徽商报》保持着长期关注,“从你们第一任社长来北京办理刊号变更备案时,也就是你们创刊第一天起,我就开始关注你们了。 ”梁主任快人快语,“看到你们今天取得的成绩,又是在这么短时间、这样的环境取得的,我最想说的一句是,你们真的很不容易! ”
梁勤俭主任介绍,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已经发布到第六年,随着评选机制的日趋成熟,评选标准也越来越严谨、科学,市场指导意义也愈发得以体现,“今年的评选就对广告经营状况、读者规模和质量、城市的消费规模、新媒体应用等要素进行了加权计算。可以说,比较真实和客观地反映了各地纸媒在当地的所属地位、市场影响力大小。 ”
据梁勤俭主任介绍,安徽商报能够最终跻身全国30强,“主要是新新媒体的应用、在当地主流消费者中的密度覆盖等,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和得分。 ”梁勤俭表示,“相对安徽当地的纸媒,你们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也说明这些年你们的发展是卓有成效的,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
个性鲜明优点突出
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身在北京的梁勤俭主任也时常看本报电子版。在他的印象中,安徽商报相较省内的其他媒体,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安徽商报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社会热点的聚焦,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都市报,错位竞争、个性化的服务是安徽商报得以迅速崛起、做大做强的抓手。 ”梁勤俭说,“你们的在商言商、你们的专题策划、你们的特别报道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这应该也是能够增强读者忠诚度、吸引广告客商粘度的重要原因。 ”
“和安徽省的其他媒体相比,你们的线下活动也组织得有声有色,很好地提升了报刊迫切需要解决的互动性。”梁勤俭主任对本报以及合肥网在2011年联合几十家知名品牌给读者送“幸福红包”的抽奖活动印象深刻,“很好地嫁接了报纸读者、品牌商家的资源和需求。 ”
充满挑战越来越好
梁勤俭主任希望本报继续跟踪一些外省优秀媒体,进一步提升实力。
“尽管跻身国内优秀都市报,但相比国内一线都市报,你们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梁主任建议,作为一家报业集团内的一个成员,商报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集团媒体资源,形成有序利用,互相烘托。特别是注重与新媒体的互动和融合。
在梁勤俭眼里,借助网络的力量,现在很多媒体的内容、影响力已经超出了平面媒体自身覆盖的范畴,因此能够有效地收集相关信息,实时调整版面内容,找准读者最需要的内容。
“纸媒高端的公信力、低端的接地气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对终端的控制能力也是任何媒体都不可比拟的。 ”梁勤俭表示,纸媒在转型期一定要认清优势和强处,“相信安徽商报的未来发展之路一定是充满挑战的,但道路也一定是越走越宽。 ” 记者 孙超
新闻推荐
9月6日,合肥华盛大运公馆样板间在全城期待中盛装亮相。当天,在华盛大运公馆销售中心,汇聚全城各区域意向客户前来参观,同时多家媒体、业内人士也纷纷到场。大运公馆样板间,凭借卓越的品质和匠心独到的...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