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为:所有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同样如此。
一名好老师不能以学生成绩有多好或者教学能力有多高为衡量标准的,个人认为一名好老师是能够妥善处理建立在教学以及教学之外的所有活动中的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
一名好老师首先应该能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当我在教学中与学生、同事抑或家长出现问题了,经常反省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如何,排除繁杂的思绪,问自己是不是做了“情绪的奴隶”。很多老师经常诉苦,我就对他说,当你对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业不抱希望的话,不妨反省一下是否因为你先对自己不抱希望了。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也更容易受到潜意识的影响,把自己认为是社会道德所接收的人,如果真实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出现偏差,那么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就出现了问题。所以在教学生涯中,我们除了传授知识更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心灵,认识自己是个漫长和不断修正的过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是呢,一名好老师更要如此。
好老师还应该处理好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取决于师生相互的态度情感,而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情感服从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很多人都听说过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通过实验证明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好老师还要能在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中自我成长。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认为,童年期间的幸福程度、被关爱程度常常影响成年后的行为和思维,因此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可能缘于我们童年时学生时代的早期经历,不妨拿来自我解剖一番。
作为成年人的我存在众多压力,压力之中的我们常常会因为自身防御功能而向早年退化,深层潜意识里希望自己能回到童年,像孩子一样生活。我很庆幸,虽然我不能再像孩子一样生活一次,但是由于我的行业特点,我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生活再次体验孩子一样的生活,我把每一个孩子当作自
己再过一次童
年、再过一次青春
期,在体验的过程中,一个班就要建立与几十名学生的人际关系,每名学生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体验的过程中我会释压,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每个小孩,感同身受每个小孩的情感,我的人格也会逐渐完善。
可见每一个孩子都是我自我成长路上的老师,我要在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会感恩,感恩我的每一个学生,感恩我的教育生涯。
“教坛新秀”的产生,虽然与现在的选秀不大相同,但是于教师的自我身心成长来说,仅仅是外在的能力的表现,离一名好老师还是差得很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刘鑫(合肥市第48中学滨湖校区)
新闻推荐
孙儿高1.4米奶奶拒买票乘客掏钱“买单”反遭骂公交集团称儿童超1.2米就需购票 专家称莫因贪小便宜影响孩子
公交集团称儿童超1.2米就需购票 专家称莫因贪小便宜影响孩子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