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来自残疾人家庭,尽管家庭贫困,但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这个暑期,他们都成了家里的“大人物”,担负起照顾老人、打工谋生的重担。近日,由本报《爱心面对面》栏目联手瑶海区委宣传部、安徽依立腾工贸有限公司举办的依立腾“筑梦·腾飞”关爱贫困学子公益助学活动开出第一站,为瑶海区10名家境贫困的准大学生发放了总额4万元的善款,每人4000元的助学金,帮助他们今秋安心上大学。
高考后他照顾大病爷爷
杨成鹏今年以563分的成绩考上了合肥工业大学。在老师、同学眼里,他不爱说话,但同样很受大家的喜欢。 “老师对他一直都特别照顾,说他很听话,学习很自觉也很刻苦。 ”杨成鹏的奶奶一直视孙子为最大的骄傲。在杨成鹏上幼儿园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从那以后,他都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他的父亲外出打工又出了车祸,智力受损,思维常常不清楚,腿脚也不方便,现在只能跟熟人一起去打打零工。
贫困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让杨成鹏消沉,反而让他比同龄人更加独立。 “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习从来没有让我操心,从来也没上过什么补习班,都是靠他自己。”他的奶奶说,“这个暑假,孙子本来要出去找个短期的暑期工作,但是他爷爷生了两次大病,需要人照顾,所以就一直在医院照顾他爷爷。”现在杨成鹏已经到大学去报到入学了,目前正在军训,谈到今后的生活费用,老人也犯起了愁。 “孩子一直都很节俭,但是现在上大学了,最起码要能吃饱饭,我们两个老人尽量想办法给他一些生活费。”懂事的杨成鹏对于未来大学的生活也有自己的规划,“等学习、生活环境熟悉一点,我就要在学习之余做一些兼职工作,既可以锻炼自己也能减轻家庭的负担”。
高考后她打工挣学费
丁梦玲是一名艺术类高考生,今年被湖南理工大学录取。 9月14号才开学的她,现在还在一家装饰公司做产品促销,为自己的上学费用努力着。丁梦玲的父亲身体残疾,常年需要人照顾,母亲也没有工作,只能边打零工边照顾全家的生活。
“孩子特别省心,学习上的事情我也不懂也没有精力操心,都是她自己安排,现在考上了大学,我们全家甭提有多开心了。”丁梦玲的妈妈说着优秀的女儿。高中期间,丁梦玲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孩子周末回来,也不怎么出门,还是在家看书,我有时候会让她休息一下,不能老是看书啊。 ”她的妈妈说,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差,现在孩子大了,连一台电脑都还没有。“现在电脑也不是奢侈品了,对孩子学习也很重要。每次想到这些,心里都酸酸的,觉得亏欠了女儿。”丁梦玲的妈妈说,她有时候跟女儿聊天,会说家庭条件不好,一切都只能靠她自己。懂事的丁梦玲总是会安慰我说,一定会好好学习,不会让别人看不起,也不会让我和她爸爸失望。艺术类考生除了正常的学费之外,艺术学习的费用也比较高,丁梦玲知道这给家里增加了负担,因此平常生活也特别节俭,每个月只跟家里要200块钱的生活费。如今利用这个假期做促销工作,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除了用来补贴家用,还打算将来上大学作为生活费。
实习生武泽新通讯员贾海钧
记者武鹏文/摄
新闻推荐
@记者马翔宇陶伟9月3日中午,合肥市新亚出租车驾驶员陈桂章无意中发现,后排座位上躺着一个钱包。钱包里有2500元现金,一张1000元的购物卡,可惜没有失主的联系方式。于是,他将钱包交给出租车公司。经查,...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