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周慧)记者10月22日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由该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刘永胜教授联合中美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破解了中华猕猴桃基因组序列,构建出完整的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子代遗传图谱。10月18日,中华猕猴桃“红阳”的基因组测序研究文章以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子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正式发表。
由刘永胜教授和美国康奈尔大学汤姆逊植物研究所费章君博士,共同带领的猕猴桃基因组国际合作组织,对广泛栽培的中华猕猴桃品种 “红阳”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了中华猕猴桃类植物的果实风味和营养品质相关基因产生和进化的基因组学基础,公开了第一张完整的猕猴桃遗传图谱和分子标记序列。
基因组图谱揭示了存在于中华猕猴桃进化过程的3次基因组倍增的历史事件,以及中华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基因组学基础,为猕猴桃品质改良和遗传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介绍,该成果使中华猕猴桃成为猕猴桃科乃至杜鹃花目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植物,同时也是真双子叶植物中继番茄、土豆之后为数不多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菊类真双子叶植物。该项研究公开了全部研究成果,打破了国外公司对猕猴桃基因组序列数据资源的垄断和壁垒,使全世界研究人员可以共享这一研究成果。
新闻推荐
万达文旅城 合肥新中心汇聚全球顶尖资源 打造世界首创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
汇聚全球顶尖资源 打造世界首创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