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乎影响了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天,大家都在想办法。安徽商报记者11月6日获悉,合肥市在未来不排除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单双号限行的政策。究竟什么条件下会启动该措施?措施出台要经过什么程序?该举措对大气污染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报昨天从合肥市环保局、合肥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获取了进一步的信息,合肥工业大学专家和市民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权威解释】极重污染天气才有可能限行
本报今日起联合环保部门,就雾霾应急措施,征集民意。
多日来,合肥以及全国大部分城市都陷入雾霾之中,至今各地都在尝试使用多种办法来治理,合肥市也在筹划应急预案的制定。 10月7日,本报对此进行了报道,合肥市环保局对 “是否对机动车进行单双号限行”作出了进一步解释,并联合本报,就雾霾治理以及污染时期的应急措施,征集市民意见,希望市民给出金点子。
对于市民关注的重度污染日是否真的会对机动车进行单双号限行,合肥市环保局昨天下午在官方微博上给予进一步解释:“目前我市不会实行单双号限行,请广大市民放心。”环保局解释说,单双号限行只是环保部门在极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草案中提出的一项措施。据介绍,草案要经过十几家单位部门的讨论协商,并征集专家与市民的意见。合肥市环保局相关人员介绍,合肥市出现极重污染天气的情况其实很少。
今日起,本报与环保部门联合征集市民意见,市民对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的制定有好的建议与点子,都可与本报热线0551-65179666联系或@安徽商报。
【信息发布】重污染天气减少学生户外运动
早在今年年初,合肥市教育局就针对雾霾天气下发过紧急通知。通知里明确,合肥市出现雾霾天气、户外空气质量不高的时候,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本着健康、安全的原则,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可根据情况减少学生户外运动,选择在室内上体育课、进行体育活动。
同时,还要做好师生应对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教育,各个学校都要面向学生集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雾霾天气环境下防护常识教育,特别要教育学生注意上、放学途中的交通安全,积极预防雾霾天气容易诱发的疾病。
不仅如此,如果遇到低温雨雪或者其他极端恶劣的天气,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可以调整上、放学时间和课程安排,以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安徽商报记者还了解到,教育部也下发过关于冬季学校安全的工作通知,指出教育部门要保持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信息,及时发布预警通知。遇到大雾等极端恶劣天气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包括允许学校自行调整上、放学时间等。
【专家观点】仅靠限行车辆治标不治本
根据我国近几年研究成果,扬尘一般占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总量的20%~60%,汽车尾气占5%~20%。
“合肥目前的机动车早已突破了100万辆,一旦实行重度污染日里单双号限行,如果确实能一下减少一半的车辆出行,效果还是可以感觉到的。 ”合肥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恒说。
尽管如此,丁恒认为目前情况下匆忙推行雾霾天单双号限行,对市民的生活影响比较大。“首先,一定要提前三五天对公众进行告知,好让市民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工作或者生活中的出行安排,但是,目前的气象监测预报水平能否提前数天准确判断气象状况?这还是未知数。”此外,合肥的公共交通网络还不够便捷,突然间整个城市一半的 “有车族”必须要通过公共交通来出行,只怕会变成“挤车族”。
专家们普遍认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中,汽车尾气固然是一部分,但工业企业的排放量还是最大的,仅靠车辆单双号限行,治标不治本。
实习生 丁文凤
记者 汪漪 胡霈霖 张沛
新闻推荐
昨日9:00,合肥西园新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用手帕捂着口鼻,一个接着一个排着队,在老师的指挥下有秩序地从教室撤离。这可不是哪里着火了,而是幼儿园在进行消防演练呢!在“119”消防日和消防宣传月到来之...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