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社区的事虽小,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跟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小区里哪些“潜在权利”最易被业主忽视?当物业、开发商和业主之间出现矛盾时,应当如何处理?业主又该如何自主治理,主动争取权利?今起,本报推出“社区无小事”系列报道,对反映业主心声的热线诉求,通过实地调查报道,促进解决社区矛盾,构建和谐社区。如果您的小区里有维权难事,欢迎拨打本报热线65179666吐槽。
“吐槽”收益:“大家的钱”遭开发商、物业截留
“外地有的小区已经利用所得的公共收益,给业主分红、冲抵物业费,像这样的福利你也可以争取,但你想过吗? ”昨日,在合肥市金地国际城会所举办的合肥业主论坛周年庆典礼上,省城40多个小区业主代表与北京、上海等地社区发展中心的委员们齐聚一堂,吐槽小区的“公共利益”去哪儿了,寻求解决之道。
合肥业主论坛发起人凌德庆首先发言,对多数关上家门过日子的业主来说,很少有人知道门外的小区绿化带、幼儿园、停车位、会所等业主共有物权产生的经营主体,在法律上归全体业主所有。但在现实中,这些小区的公共利益,往往被开发商、物业公司联合“截留”了。
“电梯内、墙壁上的广告贴得人眼晕,逢年过节也不见物业给我们家提袋米,送桶油,物业费反倒是没少交一分钱。 ”凌德庆的言论引起与会业主代表的共鸣和集体吐槽,“本应该属于业主的小区 ‘公共收益\’到底去了哪儿? ”
当日,40余名代表还就如何将小区 “公共利益”落到实处,细化法规,寻求解决之道等议题展开热议。
维权案例:奔波百次 要不回公共收益
说起小区管理,当日与会的合肥市一家小区业委会主任聂爱琴一脸的疲惫与无奈,“维权太难了”。
聂爱琴告诉安徽商报记者,小区成立业委会后,在2011年9月份“炒掉”了前期物业。可是,让业委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开发商与前期物业对小区业主权益的侵害异常严重,维权之路异常坎坷,几乎看不到希望。
聂爱琴说,小区的众多公共设施与规划方案差异太大,“小区规划中的车位少了130个,开发商从小区建设期间到竣工预售后,先后3次变更规划方案,原本独立的1号楼和2号楼变成连体楼,规划中的通风口变成了120套房子,已经被开发商卖光了”。
同样让业委会头疼的是,小区公共收益仍是一笔糊涂账。前期物业离开了,可小区的公共收益却没有移交,“之前也没有向小区居民进行公示,所以,我们有多少家底,谁都不知道”。
两年多的时间里,聂爱琴和业委会成员多次向开发商、前期物业讨说法,“去了不下100次”。可开发商和前期物业压根不配合,拒不提供相关资料。为此,辖区街道曾六次组织协调,“仍然没有丝毫进展”。
观点碰撞:建议明确业主共有物权
凌德庆称,一些高档小区,归业主共有的会所、游泳池等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产生的广告费、租金等各类收入可能高达近百万元。“查小区有多少公共收益,首先要弄清小区配建的会所、幼儿园等归谁所有,最简单的办法是查看开发商移交给前期物业的相关资料”。
“我国现行法律对共有物权的规定不够清晰,是导致业主与开发商矛盾的一大根源。 ”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芮必峰告诉安徽商报记者,像小区地下停车场、球场、游泳池等公共设施的使用和收益问题引起大量纠纷,法律却没有相关明确、完善的条款来规范。
省律协建筑、房地产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韦文津建言,由政府牵头,细化法规,明细业主共有物权,严格实行前期物业阳光招标制度,并尽快让业委会参与或监督自己的物权管理。 “完善制度严惩物业和开发商侵犯业主合法权益的行为”。
他山之石:“红包”怎么花征求居民意见
2012年初,北京西城区朱雀门小区业委会从物业公司处获得86万余元公共空间收益,约占小区6年来公共空间总收益的85%。这笔收益得以回归全体业主,正是该小区业主、央视主持人赵普与物业打官司的结果。
在北京朝阳区的国典华园小区,最近几年每到年底,该小区的业委会都会拿出一个“大红包”征求居民意见怎么花,这就是该小区的“公共收益”。亲爱的读者,您所居住的小区有“红包征求令”吗?您是否享受过小区公共收益带来的福利?无论有没有,欢迎拨打65179666和本报侃一侃。
实习生周丝韵
记者吴洋李进/文欧恺/图
新闻推荐
要说起明星艺人的美满家庭生活,最让人羡慕的就是甄子丹,在娱乐圈,他也是很多明星羡慕的榜样。成长经历:出生在文武兼备的良好家庭甄子丹原籍广东,幼年时移居香港,年少时再次移居美国波士顿。甄子丹...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