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近期推出系列报道《问绿合肥》,对合肥街头游园、小区绿化保护、城市绿丝带展开调查,发现有些地方确实存在毁绿行为。记者昨天获悉,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前天审议通过《合肥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据悉,该条例将自明年正式施行,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损毁城市绿地的树木花草。
砍棵树最高可罚万元
本报调查中确实发现部分地方存在毁绿行为。新公布的《条例》规定,“擅自砍伐、移植树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按照规定补植树木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以每棵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其他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之前的处罚标准是一棵树罚款200至1000元。 ”据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洪爱军介绍,最近几年,合肥发现毁绿现象,都是按照较高标准进行处罚,因此毁绿现象有所减少,但仍然不时出现。新《条例》大幅提高了处罚标准,这将对保护绿化成果起到更积极作用。
主干道树木变“壮”
在城市主干道 “站岗”的行道树,今后都不会是“小个头”,《条例》对行道树规格做出非常明确的数字界定。 《条例》规定,城市行道树应该选择适宜的树种,主干道行道树的胸径不得小于十二厘米,其他行道树的胸径不得小于八厘米,人行道的乔木覆盖率则不得低于百分之七十。洪爱军说,修订前的《条例》给主干道行道树设置的“门槛”是“胸径不得小于八厘米”。
《条例》还从“根”上做出规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体现绿化优先,合理安排地上、地下管线的位置及走向,兼顾管线安全和树木生长需要。地上管线应当有利于保持树形完整及生长。
小区绿化向居民公示
调查中,不少市民都希望绿色合肥能够增添更多绿意,对此,《条例》鼓励发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和开放式绿化。
其中,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工程的绿化面积可以按照规定比例折算为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地面积。
对本报调查中发现的小区绿化问题,其中明确,“新建住宅规定绿地率不得低于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0%”,据介绍,虽然此前合肥市即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新建小区的开发商都有些“偷工减料”。洪爱军介绍,新公布的《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居住区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化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在居住区的显著位置公示绿地平面图。 “这样业主可以进行监督,防止小区绿地被改作他用。 ”
通讯员张新正记者郑慧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将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可处以所占绿地面积每平方米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擅自砍伐、移植树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按照规定补植树木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以每棵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逾期不按照养护技术标准进行养护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新闻推荐
中央第七巡视组巡视安徽省工作动员会召开马铁山讲话 张宝顺主持并作动员讲话
马铁山讲话 张宝顺主持并作动员讲话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