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岳
“这个月,我想看看家庭保健和护理的书籍,最新一期的《健康》杂志,我也抢先预约一下。 ”11月8日,合肥市滨湖新区惠园小区7号楼1805户的马二保给社区“职工书屋”管理员张世伟打来电话。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马二保,是职工书屋的“老顾客”,每个月他打来电话订书后,职工书屋的工作人员都会把书送到他家中。
记者在惠园社区工会“职工书屋”看到,50余平方米的书屋里窗明几净,2500多册图书分门别类地排列在书柜中,10多名读者围坐在桌子前,聚精会神看书读报。 “每天大约有20多人来借书,最多的一天有40多人,除了附近的职工和退休职工,辖区内的少年儿童、农民工、残疾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阅读借阅。 ”职工书屋负责人束飞说。
惠园社区 “职工书屋”是合肥市省级“职工书屋”的一个缩影,合肥市总共有200家“省级标准化职工书屋”,大大满足了社区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合肥市又一新的文化阵地。
“自从单位里有了职工书屋,我基本上就没用过图书馆的借书卡了。这里书籍种类齐全,针对性强。我们是工程单位,这里也有很多对工作和业务有帮助的书籍。 ”中铁二十四局职工万丹说。
“项目建在哪里,书屋就建到哪里”。 16个职工书屋,近5000本书籍是中铁二十四局安徽职工的“朋友”,600多篇读书心得体会是浓厚学习氛围和读书热情高涨的见证。 “职工书屋建好后,很多年轻人都爱来书屋,各类人才层出不穷,考证族比比皆是,员工中考上一级建造师37人,二级建造师48人,注册安全工程师10多人。 ”中铁二十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3年,合肥市将职工书屋建设纳入市民生工程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省级标准化职工书屋500~600家。 ”合肥市工会主席叶和章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近日,由省科技厅主办、省科学技术研究院承办的“安徽国际技术成果对接会”在合肥召开,22位以色列、南非和美国的专家及来自全省各地市的110家企业人员参加会议并积极进行项目对接...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