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们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向大会提出议案、建议和意见。
截至2013年12月26日16时30分,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9件。其中,经济发展方面3件,民政民生方面2件,科教文卫方面2件,交通管理方面1件,其他方面1件。
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从全局性、长远性、重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对上述议案逐件审查,认为这9件议案有的属于区政府具体工作,并且目前实施条件尚不成熟;有的与前几次会议的议案内容相近,区政府已经在实施过程中;有的超出区政府职权范围;有的缺少具体实施办法,建议这9件议案均改为建议。
截至12月26日,大会秘书处议案组还收到代表提出的书面建议、批评和意见54件。其中,经济发展方面6件,城乡建设方面14件,民政民生方面10件,交通管理方面6件,科教文卫方面8件,环境保护方面3件,社会管理方面7件。这54件连同议案改作建议处理的9件,共计63件,闭会后由区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转有关部门办理,并答复代表。
本次会议收到的63件建议、批评与意见中,共有32件涉及城乡建设、民政民生和科教文卫,彰显了我区人大代表对建设“首善庐阳”的炽热情怀与深谋远虑。
生态环境保护倍受关注。关于促进三十岗乡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中提出,鉴于三十岗乡位于合肥的“大水缸”董铺水库上游不能发展工业的实际,建议设立三十岗乡生态补偿机制。林店街道景湾社区处在我区北部大房郢水库一、二级保护区范围之内,并有大小企业100多家,不可避免地给大房郢水库带来污染。代表建议加快启动景湾社区整体搬迁工作,尽早将该处的水源地保护区搬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以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部分代表们认为,我区在注重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更要把生态环境优先观念植入人心,并落实到行动当中。
老旧小区整治呼声高涨。老旧小区整治与城中村改造,关系居民生活质量,也是提升庐阳区形象的窗口。2013年我区投入资金两亿元对荣事达宿舍、路苑小区等20个老旧小区进行了综合整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代表建议,我区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全区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按照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承诺,落实好2014年整治20个老旧小区的目标任务。部分代表还建议,除加强小区绿化、道路及路灯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外,要进一步完善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引进专门的物业公司,增强小区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老旧小区周边环境的整治,规范管理小区门前的摊贩经营。
楼宇经济提升成为亮点。部分代表建议进一步提升北一环城市金融商务带的承载力,以楼宇为载体,引进培育新型业态。他们建议在北一环沿线集中增设立式导视牌,展示企业形象,为往来人群做好服务引导。同时,结合周边商业项目增设大型发光电子屏,释放商业活动信息,为前来我区购物的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增强北一环楼宇经济的影响力,释放发展活力。
交通环境改善事关民生。伴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交通堵塞、乱停乱放等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下班高峰期时,堵车现象更为严重,其中不乏机动车占道乱停乱放等人为因素。有代表提出,要科学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同时,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形成管理有序的常态。部分人大代表还从我区人口密度大、车流量大、堵车现象严重的实际出发,建议根据我区的经济发展与布局特点,利用调研数据,结合市、区的建设发展,争取上级规划部门的支持,增加公共停车场的数量,以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通需求。
教育事业发展牵动人心。部分代表建议,要充分挖掘我区教育资源优势,特别是进一步提升区域内的南门小学、42中等三所百年老校品牌,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合格及优秀人才,丰富区域教育特色。有些代表针对辖区幼儿园大门高度不符合消防要求、消防车进不来的问题,建议完善硬件建设,解决教职工及幼儿安全隐患问题。
·王领 管丽·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月15日上午9时,合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合肥大剧院隆重开幕。吴劲、邓真晓、虞基浩等53名来自我区的市人大代表组成庐阳代表团参加了大会。当天下午,我区代表团...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