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合肥第十九中举行的庐阳区惠民工程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仪式上,160多名家长领到了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家住三十岗乡三十岗村陈有勇高兴地说:“没想到孩子来到新学校就读,政府不仅给我解决了孩子住宿饮食问题,还给孩子发放生活补助,这真是一项实惠的政策。”
据了解,十九中位于我区大杨镇,2012年,合肥二十一中整体并入十九中。两所学校的整合是我区强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为方便三十岗乡及大杨镇部分村的学生上学,区委、区政府着力把十九中打造成一所优质公办寄宿制初中,这也是我区唯一一所寄宿制初中。
早在2011年,我区专门划出10多亩土地,投资1000多万元,为十九中建起了能容纳300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和可供600人就餐的学生食堂。为了提高寄宿质量,学生公寓每间住4人,还配备了单人床、不锈钢盆架、晒衣架、储藏柜、被子、枕头、蚊帐等物品,每层楼配有热水器一台。学校设有男女生浴池,供学生免费使用。同时,为了减轻困难家庭的负担,区教体局还出台了配套的免费和补贴政策,对自愿申请在校寄宿且户籍符合相关条件的初中寄宿生,免除住宿费。对困难家庭寄宿生按照每人每天5元,每年250天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承担。
为了让初中生寄宿制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区领导非常重视十九中学生公寓建设,多次到实地考察,对项目建设提出建议;并就寄宿生的就餐、住宿环境和食品安全卫生工作提出了要求。区教体局积极参与十九中寄宿制建设工作,该局负责人多次夜访学校,对学生公寓遇到的问题给予协调解决。与此同时,十九中对寄宿生实行半军事化、全封闭管理,除锻炼、生活、上课时间外,安排有晨读、午间辅导和晚自习指导,老师全程管理。该校校长汪晓军告诉记者,“教师辅导完晚自习,还要到寝室点名确认后,才能回家。生活老师和夜间值班老师在学生就寝熄灯后还要进行巡查,保证学生的休息质量,维护秩序。”学校还利用寄宿生时间较为充裕的条件,广泛开展兴趣培养、强身健体、意志磨砺等多种活动。学校的悦读社、“青青草”书画社、体育舞蹈队、“乡韵”合唱团等近20个学生社团吸引了全校近千名学生,活跃了校园生活,丰富了办学内涵。
寄宿制度不仅除去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还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十九中,学生公寓不仅是住宿场所,更是教育场所。这种来自集体生活的教育,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坚强意志,也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包括卫生习惯、文明礼仪、团队精神等。九(8)班的王雨婷同学说:“在家学习时,遇到学习难题无处问,很是烦恼。在这里上晚自习,有老师的辅导,学习中的很多疑问可以马上得到解决,学习效率高了,成绩也不断提高。”
在十九中学生公寓楼的入口,有一块学生寝室内务整理评分公示板,这是评选文明寝室时用的。每天打分、公示,一个星期评比一次,一个月发一次奖。牙膏、肥皂等小奖品,让孩子们品尝到保持寝室干净整洁带来的喜悦和收获。
(卢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我是韩超,我是‘老城帮客\’。今天起,我光荣地成为一名‘老城帮客\’,自觉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各个领域的志愿服务中去。”12月5日,...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