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起,一环内禁止黄标车及无环保标志车辆通行◎ 控制渣土遗散,开展秸秆禁烧,加强工业废气减排和城市扬尘治理◎ 马(合)钢今年底有望关停并转
本报讯(记者 许根宏)连日来,合肥市 《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铁律”陆续出台。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还省城蓝天白云美景,该市正实施“组合拳”,向大气污染宣战,推进生态合肥建设。
“要在解决问题上做减法,在优化环境上做加法,实现标本兼治。 ”1月13日,合肥市召开“千人会议”,主题直指大气污染防治,争取打一场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主动战和持久战。合肥市政府与有关单位签订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状,对各种恶意违法行为做到 “零容忍”,把省会打造成生态宜居之城。
近年来,合肥市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大气污染减排、防止扬尘污染、深化秸秆焚烧、推广清洁能源、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等方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13年,该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要比2012年下降3.75%以上。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合肥市再次动员各方面力量,打出“组合拳”,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今年7月1日起,合肥市一环路以内,除军车和紧急救援车、摩托车等车辆外,将禁止黄标车及无环保标志的车辆通行。该市还控制渣土遗散,开展秸秆禁烧,加强工业废气减排,加快小锅炉淘汰和整治,禁止露天焚烧,加强城市扬尘治理、全面绿化裸露土地等。为实现与省政府签订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马(合)钢今年底有望关停并转。到2017年,合肥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保持在80微克/立方米以下,比2012年下降25%以上,空气质量力争进入省会城市前十名。
【编后】
合肥市此次从制度设计、专项整治、扬尘治理、工业治污、机动车污染防治、营造氛围等六个方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对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对省城走出“霾伏圈”、重现蓝天白云美景,必将起到源头治理作用,值得市民期待。
新闻推荐
1月7日,电脑辅导员在教农民上网基本技巧。当日,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农民文明上网微课堂”成立,定期对农民培训电脑知识,让农民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进的科技种植、养殖知识。 李博 葛传红 摄...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