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蓓蓓
“牛皮癣”到处贴、车辆乱停放、摊点占道经营、绿化带乱扔杂物……这些关乎城市形象的不文明行为,在人们观念中都是由 “城管一家治理”的。可是在城市的小街小巷、社区楼栋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密集区,这些问题处理起来就颇让城管为难,不仅问题多而杂,而且执法力量有限、难以深入。
记者近日在合肥市瑶海区采访时了解到,该区城管局探索 “城管进社区”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在试点社区成立由居民群众为主体的 “城管议事会”,由社区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担任“义务监督员”和“情报收集员”。热心的社区群众代表戴上红袖章,定期在社区巡查,发现问题和收集群众意见后马上上报,辖区城管部门立刻安排解决,群众代表同时还对城管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这种办法十分有效,不但大大改善了社区环境,拉近了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得城市管理成为人人参与的一项活动,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人公意识。
城市管理工作,最终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只有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将这项工作做成顺应民意、贴合民情的“民心工程”。新时期的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唯有创新管理思路,走群众路线,变“城管一家治理”为“全民热心参与”,才能聚集起构建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正能量。
新闻推荐
建立四层应急响应机制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