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蓓蓓
为解决国家大型炼油、化工装置建设对耐强腐蚀介质特种材料承压设备的急需,2007年,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建立了“特种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创新团队”,重点解决特种材料承压设备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问题。“其实,早在1997年以前,我们就研究特材承压设备。没有这么多年的积累,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团队助理崔军告诉记者。
上世纪90年代,一种制造醋酸的先进技术——低压羰基合成醋酸技术在国内逐渐兴起,相比传统技术而言,它成本低、效率高。可是这项技术采用的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碘离子,对设备有极强的腐蚀性。当时国内投产的低压羰基合成醋酸项目,关键设备均从国外引进,价格高昂。国内一些研究所很早就开始了这项技术的研究,但一直无法解决大型装置中核心设备的耐腐蚀问题,无法走向工业化生产。
1996年,通用机械研究院成功做出闪蒸罐、初分塔、再生塔、汽提塔等4台设备,设备均采用锆或是高镍合金作为材料制成。其后的十多年里,低压羰基合成醋酸的设备全部研制成功。 “到2009年以后,所有特材承压设备完全实现了国内自主开发、设计、制造、检验,而且还可以出口。 ”崔军说,“从耐腐蚀性能来讲,我们的成品设备性能一点不比国外差,有些比国外还要好;在价格方面,跟国外的进口设备相比,造价只相当于它们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
在崔军看来,团队有今天的成绩,和研究人员的辛苦努力是分不开的。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老专家张立权,是团队中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退休后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从1990年开始他就带领大家做特材设备的研发,是团队技术研究上的 “主心骨”。可当团队取得一系列荣誉时,他又甘居幕后,做年轻人的铺路石。2011年,团队一项醋酸装置设备研制技术获得国家级奖项,材料申报时,张立权主动要求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后面:“我老了,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 ”
团队成立以来,创造了包括研制世界首台直径4.3米大型镍基合金B-3容器、国内首台大型锆复合板反应器等在内的10项国内外首台(套)特材设备,编制了我国首部《镍及镍合金制压力容器》和《锆制压力容器》2项标准,为我国第一套《通用石化装置风险分析系统》软件提供特种材料耐腐蚀性能数据支撑。
由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全部依赖进口,到如今实现全套产品和技术的国产化,中国的特材承压设备终于可以比肩世界、扬眉吐气。
新闻推荐
王明方在《生态道德读本》座谈会上指出修养生态道德 建设美好安徽
本报讯 (通讯员 协轩 记者 聂扬飞)2月20日下午,《生态道德读本》座谈会在合肥举行。省政协主席王明方出席会议并讲话。王明方指出,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