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起步于大连,历经数次转型成就如今中国商业地产龙头企业地位。2006年,万达正式进入到文化产业。对于万达为何做文化产业?王健林的理由有三个,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二是要用文化产业建立万达新的竞争优势;三是文化产业品牌影响力巨大。
“我希望万达在5至8年内彻底转型,未来万达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和旅游。”王健林说,尽管目前文化产业的开发资金主要靠房地产销售来支撑,但他预测,到2020年万达文化板块收入将至少达到800亿元,万达文化“航母”有望驶进世界文化企业前十强。王健林如此看重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因为这是万达以后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是因为文化产业可以产生全球影响力。王健林以好莱坞六大制片厂为例,在他看来,每家每一年的收入仅在30亿美元左右。但是,做一部《阿凡达》,在全球产生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这不是任何一个零售企业或者其他行业可以抗衡的。
2012年,万达以26亿美元并购了全球第二大院线集团AMC,12个月后观影人次超2亿,销售额达到27亿美元,实现净利润8160万美元,万达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
文化产业也需要打“组合拳”
近两年,万达在文化地产、影视产业、旅游市场等领域有一系列的投资、收购,外界对这些眼花缭乱的举措一直有雾里看花的感觉。王健林在此次演讲中详解了万达文化产业的整体布局和构想。
万达文化产业包括文化旅游城、电影产业、舞台演艺、电影科技乐园、主题公园、连锁儿童娱乐、连锁量贩KTV以及报刊艺术品收藏等八大部分。由这八大板块组成的万达文化产业集团于2011年成立,近三年在营收上发展迅速。据王健林介绍,2011年营收100多亿元,去年达250亿元,今年目标320亿元。他在演讲中乐观地估计,今年万达的文化产业营收可超目标达350亿。
“我们做商业地产出身,核心本领是做组合拳。文化产业也不例外。”以万达广场为例,其组合的业态包括,零售、餐饮、量贩KTV、儿童娱乐城;而升级版的万达城是万达目前集大成的产品形态,包括万达茂、室外主题公园、酒店群、大型舞台秀、酒吧街等。目前已落子武汉、长白山、西双版纳、哈尔滨、南昌、青岛、合肥、无锡、桂林,在考察的城市还包括成都、西安。
“组合拳”之外,王健林在演讲中提及最多的就是科技含量和整合全球资源。“万达的文化旅游项目、舞台秀业务等板块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国的创意,能买的就买,不能买到的就签几年内的排他性协议,要确保知识产权。”王健林说,只有在全球整合资源才能创新。
万达文化产业突出中国元素
2013年,万达文化旅游城落户巢湖之畔。以凤阳花鼓为原型的“鼓” 型展示中心,甫一亮相,便收获无数赞声。未来,在合肥万达城的主题公园等多个游乐项目中,将会有更多的安徽元素融入其中。
王健林说,万达每个主题公园放在某地,就会和当地文化结合。譬如,西双版纳的万达主题公园设计中就包括茶马古道蝴蝶王国等。而谈及上个月在无锡开工的主题公园项目,王健林说,就是要和上海迪斯尼PK,“上海迪斯尼就是个主题公园,我们在无锡的项目比迪斯尼的内容多得多。”
为配合万达在主题公园、文化旅游领域的发力,万达这几年在全国大肆收购旅行社,“尽管旅行社不怎么赚钱,但这是最重要的终端,旅行社为万达主题公园、文化旅游城输送游客就可以了。”
尽管即使到2020年文化产业在万达集团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依旧不会太高,但这并不影响王健林把文化产业作为万达未来最重要的领域。
“文化产业的属性决定了其营收规模不可能特别大,但其影响力不是能用规模来衡量的。”王健林或许这时说出了万达发力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动因,而他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文化企业,2020年文化产业营收达800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文化企业前十名。”
3月21日,应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邀请,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做了“推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系列讲座的首场演讲, 从“为什么做文化产业、万达文化产业内容、万达文化产业特点、万达文化产业前景”四方面详解万达文化产业。在近一个小时的演讲中,王健林毫不掩饰他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信心和期望。“做文化产业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我们要用文化产业来建立万达新的‘护城河\’”。
新闻推荐
22日播出的《非诚勿扰》,一位1.95米的高妹出现在女嘉宾中,她是江苏女篮中锋许诺,曾代表中国女篮拿到过亚锦赛冠军。她是国内篮球界首位参加电视婚恋节目的现役球员。谈...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