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行驶在道路上,根据路口的信号灯指示就可以,可是驾驶着地铁行进在地下的隧道里,信号系统要复杂得多。被誉为地铁系统核心的信号系统建设目前在合肥的首条地铁线路上开始启动。新安晚报记者昨天采访获悉,目前,地铁1号线自动列车控制信号系统项目已完成签约,将由上海自仪泰雷兹公司负责建设,预计在2016年9月份建成,为2016年底的地铁试运营提供保障。
最强大脑:信号系统可自动驾驶
大到“7·23动车事故”、小到列车晚点……这些都与列车的信号系统有关,因此,信号系统虽然看上去是一个非常庞杂、专业的问题,实际上又是一个与列车行进的安全、准点率等息息相关的东西,直接影响到车上的每一位乘客。
业内人士将地铁自动列车控制信号系统称为轨道交通的大脑神经中枢,属于轨道交通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它能够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满足运营性能的要求,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包括计算机联锁系统、列车自动防护、列车自动驾驶、列车自动监督。站台屏蔽门的开关、列车的运行速度和停站时间等都与这个系统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未来通过这一信号系统的建设,合肥地铁甚至还可以具备无人驾驶的能力。
比武招亲:选择系统先看安全性
按照此次签订的协议,全长24.58公里的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将由上海自仪泰雷兹交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自动列车控制信号系统,系统设备造价约2亿元。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其实地铁信号系统的技术目前主要还是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中,与自仪泰雷兹处于同一竞争序列的还有通号、卡斯柯等公司,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在选择时也是经过公开招标,对几大信号系统反复比对,最终才选择了自仪泰雷兹的系统。
这一系统最吸引合肥的主要是在于它的安全、成熟、高效,据数据显示,该系统成功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伦敦、纽约、巴黎、迪拜、多伦多等国内外超过1400公里的地铁线路上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已保持了长达29年的“零”安全事故纪录。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信号系统也是地铁运营前最后一个交付的环节,按照目前制订的时间表,1号线2016年底正式试运营,信号系统需要在2016年9月底前建好。据了解,目前1号线的信号系统已经开始了方案设计等工作。
未雨绸缪:用WiFi不会影响运行
等到地铁通车以后,在这个运力巨大的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打电话、发短信、拿着手机或电脑上网应该是一种很常见的画面。
不过有些市民也会联想到,2012年,在深圳地铁上曾发生因乘客使用WiFi逼停地铁的事件,合肥地铁有没有这样的困扰?对此,相关人士解释,正常情况下,这些确实会对列车运行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可以通过技术预防。
考虑到智能终端的普及、3G/4G+WiFi的接入方式无处不在,上海自仪泰雷兹公司为合肥地铁配备了专门的抗干扰技术,避免WiFi信号对信号系统的干扰。据介绍,该技术经过国内外专家数百次的干扰兼容测试、安全验证以及数百公里国内外运营线路的考验,将有力保障合肥地铁1号线开通后的长期安全运营。
另外,还有一点基本可以肯定,那就是未来在合肥地铁上,WiFi全覆盖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前景展望:其他线路未必都相同
1号线开始了信号系统的建设,未来其他线路是不是也会选择同样的信号系统?这可不一定。昨天,相关人士表示,未来2号线及其他线路在选择信号系统时均会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来综合评定。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其他城市的地铁线路也不是全部采用一种信号系统。比如,上海在2006年前使用的地铁信号系统主要有西门子、GRS、阿尔斯通、庞巴迪;现在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和改造,基本上形成了以卡斯柯、自仪泰雷兹为主的信号系统,当然目前还有部分老设备仍然在使用。檀勇 本报记者 伍静
新闻推荐
昨天上午,合肥市经开区交警大队宣传民警和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肥西市特教学校,手里举着各种可以触摸的道路交通标识牌,对着50余名学生“讲述”交通安全知识。虽然孩子们在视力...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