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面对危急病人你会施救吗?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4-30 22:25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王慧慧

遇到路人晕倒或车祸受伤,您能立即展开急救吗?家人突发急症,除了拨打“120”,您还会做心肺复苏吗……“全国防灾减灾日”即将到来,各地纷纷筹备各种急救知识普及活动。记者从省红十字会获悉,目前,安徽省居民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非常低,全民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足1%,这种现状亟须引起重视。

99%的居民不掌握急救技能

来自合肥市急救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 120调度指挥中心共急救出诊68480车次,抢救患者69806人次,其中车祸、气管异物梗阻、高空坠落等意外伤害所占比例超过50%。当年1月至7月,实施心肺复苏抢救人次共466人,急救车到达前有人在第一现场对患者实施抢救的只有18例。

“在很多人眼里,急救只是医务人员的事,其实不然。 ”合肥市急救中心副主任王琢说,“如果有人及时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就不会错过‘黄金4分钟’。 ”他解释说,猝死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心肌供血不足,心脏骤停。心脏停止后,大脑对完全缺氧的耐受极限是4分钟,超过这一极限,脑细胞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如旁边有人能在4分钟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就有生还的可能。反之,若只是坐等医生,而急救车到达现场或病人被送到医院平均需5分钟至10分钟,往往就错过了急救的“黄金时间”。“‘第一目击者\’的正确急救最有效,但令人遗憾的是,事发现场往往是围观者不少、施救者极少”。

现场施救者少的背后,是老百姓严重缺乏急救意识和技能。全民急救普及率,是指接受急救基本技能培训的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996年至2013年,全省接受培训并取得应急救护合格证的累计只有61万人,不足总人口的1%。 ”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副主任汪洁说。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85%,法国为40%,新加坡为30%。

“由于普遍缺乏急救知识,老百姓对急症患者的病情状态识别能力比较差。而现场急救方法不科学,则很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我曾多次接诊这样的极端病例,比如烫伤患者自己往伤口上涂抹碱水、牙膏,车祸患者被熟人扶起后脊髓损伤最终致死等。”王琢认为,现代救援应该是全民参与的社会大救援,多一个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就会多一点安全保障。

急救专业技能培训常年“遇冷”

在安徽省,负责对普通居民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的机构主要有省红十字会、各地急救中心和各级急救网络医院的专业急救人员,但由于系统性计划和制度难形成、难“落地”,往往培训面不足、普及性不够。

卫生救护普及培训工作,是省红十字会的一项常规工作。1996年至今,全省累计开展各种公益性急救培训190多万人次,培训红十字应急救护员61万。 “首先是开设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班,参训人员能够取得培训员证。另外是利用各种宣传日在社区、学校、街头等开展公益性急救知识讲座。再有就是对各地进行师资培训。 ”据汪洁介绍,公安、电力、交通、学校、旅游等15个特殊行业,是专业化培训的重点对象。相对而言,这些行业从业人员更有可能成为“第一目击者”,其急救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决定着急救成功率大小。

汪洁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由于社会普遍对急救知识不重视,国内又缺乏相关法律依据,专业化培训的对象主要是急救意识较好的外资企业,本土单位参与热情不高,居民主动参与的更是极少。在急救知识进社区等活动中,市民在接到培训邀请单时,一般都热情高涨,但真接到请他们参加培训的电话时,大多表示工作忙、家中有事、路远不方便等。其实,安徽省有关专业培训内容并不复杂,主要是创伤急救、心肺复苏、呼吸道梗阻急救法等,共18个学时,两天内即可完成,所需费用也不高,从1996年至今一直是每人55元。

急救培训的另一特殊性在于它对操作的熟练性有着较高要求。 “很多人都知道一些零散的急救知识,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真正遇到危险时难以派上用场。另外,急救知识更新较快,即使专业急救人员也要每两年复训一次。 ”王琢认为,公益性培训一般只有一两个小时,普及效果难以保证。至于网上流传的各种急救知识“攻略”,是否科学难以判断,市民不可盲信。

完善立法让急救教育成“必修课”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发生让急救安全教育进入公众视野,政府也愈加重视。但立法滞后、师资不足、旧观念作祟等,仍是当前全民急救基本技能普及培训中的‘拦路虎\’。”业内人士呼吁,通过完善立法、将急救培训课程纳入义务教育、加强师资力量等办法,建立普及急救知识的长效机制。

“在发达国家,急救技能培训很普及。比如,美国法律要求18岁以上公民必须学习急救知识。不少国家明文规定,企业必须根据职工人数配备持有急救员合格证的工作人员。 ”汪洁认为,目前我国急救教育仍是零散的、亡羊补牢式的,尚未出台专门针对急救工作的全国性立法,应通过立法让急救知识成为公民的“必修课”。

“上世纪90年代起,我们就联合交通部门,推行将急救知识培训纳入驾驶员考试内容的措施,但由于缺乏法律依据、不能成为强制性培训内容,在市民急救意识普遍较差的背景下,这一有效措施并未真正实施好,按要求接受急救培训的学员极少。 ”汪洁言语无奈。受采访人士一致认为,公众急救行为无法可依是目前现场急救缺失的重要原因,应通过立法来保护自愿救助者。只有保证“施救者免责”,才能鼓励公民积极救助他人。

今年“两会”前,合肥市急救中心在给上级主管部门的一份提案中,再次呼吁把急救教育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急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王琢认为,课堂教学的方式最为有效,掌握的知识也更多,且教育成本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恰好能为这一策略提供保障。事实上,在日本等发达国家,急救知识通常被列入中小学必修培训课程。

师资严重不足也是急救教育难以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全省各级红十字会的专业培训师只有1300多人。专家认为,师资严重不足导致大多数急救培训普遍以公安、交通、建筑、旅游等特殊行业为重点行业,以警察、消防员、保安、机动车驾驶员、导游等为重点人群,这种选择性的培训策略在某一群体虽能达到较好效果,但对于全民普及的目标而言效率太低。

新闻推荐

《经济日报》5月3日报道合肥“别开生面”推动建筑产业化

■ 经济日报记者 白海星 文晶一块块预先置入钢筋的模板运行在流水线上,依次浇注搅拌好的混凝土;机械振动让混凝土均匀密实,然后送进层层叠叠的恒温“蒸房”等待凝固;最终从模板里倒出的,是一个个...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面对危急病人你会施救吗?)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