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记者4月21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传来喜讯:5号水冷磁体(WM5)在电流36700安培的条件下,获得3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这是我国迄今获得的最高强度的稳态磁场,创了世界纪录。
据了解,之前我国科学家主要依靠超导磁体来获得高磁场,但因为超导磁体材料限制,一般可获得的最高磁场强度为20万高斯,而想要获得更高场强,则需要水冷磁体来实现。
2008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落户科学岛。该装置项目包括五台水冷磁体、四台超导磁体和一台混合磁体。其中水冷磁体全部为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设计、研制。 2013年1月,4号水冷磁体试验成功,在输入10兆瓦功率下获得了26.9万高斯的磁场;同年9月,该磁体获得了27.5万高斯的磁场,刷新了单台水冷磁体在10兆瓦功率下达到的最高场强的世界纪录。
此次测试的5号水冷磁体孔径为50毫米,两组电源供电,与4号水冷磁体相比,通电功率增加了一倍多、磁体孔径也更大一些,难度更大。除了对磁体本身的设计要求高,还需要考验磁体工艺、电源系统及水冷系统。强磁场中心的科研人员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在4月16日上午测试成功:在输入功率 25.6兆瓦、电流强度36700安培的条件下,获得35万高斯的磁场强度。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在孔径为50毫米的同类水冷磁体上获得的最高稳态磁场强度为31.5万高斯。
可以说,磁场处处存在。强磁场在冶金、化学合成、高温超导、特殊材料、生物技术、医药等多种新技术研发方面都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孕育新的发明,从而催生和带动相关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高城)4月24日至25日,全省人大民宗侨外工作座谈会在合肥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做好人大民宗侨外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翠凤出席会议并讲话。王...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