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聂扬飞
“小的闹,大的到,地震前兆要报告。”“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快行动。 ”“房倒树不倒,有树不用跑。 ”……4月11日,在合肥市红星路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200多名孩子聚集在一起,大声背诵着防震知识的口诀。他们正参加一场主题为“了解地震,远离伤害”的科普活动。
来自安徽省科技馆的讲解员和工作人员,现场为孩子们讲解有关地震的知识,通过观看动画视频、趣味科学实验、有奖知识竞答、互动逃生游戏等生动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和认识地震如何产生、地震时如何及时防震避震、地震中如何自救和救护他人的知识,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这种教学,互动有趣,还能学到知识,相比普通的课堂教学,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徐琴说。
“科技馆活动走进校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素质教育的补充,可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省科技馆展教部副部长李兆麟介绍,类似当天这样的“科技馆活动走进校园”科普教育活动,每年都要举办多次,科协、教育、关工委等多个部门参与其中,从2007年以来,省科技馆已先后在合肥的52所中小学,开展了200多项各类主题的“进校园”活动,受益学生达到了10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闻推荐
4月19日,几名骑行爱好者骑行在合肥市南岗镇乡村公路上。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中,该镇投入经费40余万元,对合淮阜高速、长江西路南岗段沿线及乡村公路开展专项整治。 本报见习记者 左谢 摄...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