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机币、铁片、铁环、复印的人民币……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走进合肥市经开区停保厂点钞室,发现“假币”的形式五花八门。记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公交集团每年因假币(包括纸币和硬币)和游戏机币造成的损失约20万元。
↑点钞时,工作人员在查看是否混有假币。
→从投币箱中拿出的5角和10元假币。
探访种类繁多,有人靠其牟利
在经开区停保厂点钞室,记者看到了各式“假币”,其中包括印有“中国儿童银行”“中国玩具银行”“儿童纸币折纸”等字样的玩具纸币。“(玩具纸币)大概三年前开始出现,跟人民币相似度极高,司机很难辨认。”停保厂点钞组组长单琼说,不仅有假币,还有残币。有些乘客会把纸币撕开,分几次使用,不仅损坏了人民币,也加大了清理难度。
据介绍,还有乘客借着投币机没有找零的功能,直接拿5元、10元的假币乘车,然后自行协商从其他乘客那里收回多投的票款。停保厂点钞室主任张勇无奈地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司机了解到,曾经有一天一名乘客投了张50元假币后,站在车门边,向后上车的乘客收钱。“客运高峰时,司机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根本顾及不上。那名乘客不仅没有付钱,反而赚了几十元。”
统计每年约收1.5吨,损失约20万
“我们点钞室平均每月都会清理出50斤‘假币\’,其中游戏机币有30多斤,假币有十几斤。”张勇告诉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经开区停保厂清点出假币13000个、游戏机币35000个,“2013年数字有所下降,清点出假币4800个,游戏机币26000个。”
据了解,经开区停保厂共有22条公交线,共计450辆公交车。“我们在全市只能算是中等规模,前年因假币和游戏机币损失4.8万元,去年损失了3.08万元。”张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市有6个停保厂,每年收到“假币”总计约1.5吨,按照每个停保厂每年3~4万元的损失来计算,整个合肥市公交线路每年损失20万元左右,这一数据,记者也从公交集团得到了证实。
呼吁 市民文明乘车,诚信投币
“司机没有打开投币箱的权限,遇到客流高峰更是难以发现乘客投放假币的行为。”公交司机陆师傅认为,杜绝公交假币现象,需要推动智能公交卡的普及。
据悉, 一些城市为了防止乘客投“假币”,尝试使用能鉴别假币的智能投币机,合肥能否进行“试水”呢?记者从公交集团了解到,合肥公交几年前也曾尝试过在部分线路使用智能投币机,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机器的识别速度太慢,影响了乘客的正常上下车;另一方面识别效果不是很好,有时遇到旧币不能准确识别,容易引发争议。”公交集团呼吁广大市民文明乘车,诚信投币。
处理:“假币”去哪了?
据了解,除了“假币”中的纸币和硬币由银行回收外,大量的游戏机币给公交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游戏机币银行不收,送到炼钢厂重新熔化利用,我们反而要支付运输费和处理费。”张勇说道。据相关人士透露,这些游戏机币交由公交集团有关部门统一处理。
声音:属于欺诈,应予以处罚
律师观点 “投假币属于一种欺诈行为。因为乘客和公交公司双方属于一种合同关系,双方有对等的权利和义务,乘客享受了公交公司的服务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费用。”安徽华腾律师事务所范孝银律师告诉记者,因为乘公交车涉及金额较小,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相应的条款对其进行处罚,不过司机一旦发现乘客投放假币、残币,有权拒绝其上车。
专家说法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表示,应该对投放假币行为进行随机处罚,通过重罚提醒市民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此外,还要通过诚信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
本报记者 叶晓/文 王从启/图
新闻推荐
热烈祝贺“六超”鞋荣膺安徽省首届老博会推荐产品“老博会”上“六超”鞋销售火爆现场
“老博会”上“六超”鞋销售火爆现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