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货行业的竞争有多激烈?从炒货品牌的更迭交替就能看出,稍不留意就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故事发生。
炒货江湖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各出奇招。“洽洽”等敢于先吃螃蟹,不仅立于不败之地,更让自己立于行业大佬的位置。而在这场群雄称霸中,也有企业因为战略失误,就此倒下。
○成功案例
“他做这一行,是科班出身。”合肥炒货行业协会秘书长曹盈这样形容陈先保。
“陈先保在糖酒公司干过,有经销商人脉资源。当然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洽洽是第一家在央视投放广告的炒货企业”,曹盈说,在那之前,谁也没想过瓜子能在电视上宣传。
1999年,洽洽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拿出4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一夜之间,大江南北都知道了‘洽洽\’这个牌子!”老合肥人何先生就说,好多人原本是遇到哪家,就买哪家的瓜子,看到了电视上的广告后,都特地去买“洽洽”。
2000年,“洽洽”瓜子的销售额为1亿元,翌年增至4亿元。
同样让炒货业另眼相看的是,炒瓜子的“洽洽”还进军到房地产行业。“踩中了时代的鼓点,在对的时机,进入了房地产市场。”曹盈说,“洽洽”早已不是简单的炒瓜子了。去年,“洽洽”还收购了江苏一家调味品公司60%的股份。在炒货界,“洽洽”多条腿走路,也让自己的路子越走越宽。
大投广告
之
群雄争霸
“‘真心\’是第一个请名人做形象代言的炒货企业。”曹盈介绍,早在2002年,唐国强就担任真心食品形象代言人。“真心”食品的老板孙国升曾表示,第一位代言人唐国强的健康形象和真心瓜子注重品质的品牌内容相吻合。2004年,孙俪担任第二位形象代言人。
“原来明星也爱嗑瓜子,让人感觉吃瓜子挺时尚的。”曹盈介绍,那时 ,孙俪刚出演了《玉观音》中的安心,当时看中的是明星身上的时尚魅力和青春活力。随后,主持人朱丹也曾担任过真心的形象代言人。
孙国升非常重视市场营销,自己曾到超市去卖瓜子,一天能卖多少?哪些人买瓜子?哪种口味最受欢迎?他都记下来,晚上回家研究分析,第二天就召集员工开会做培训。
明星代言
老字号的“史义兴”,一直小心翼翼地发展着自己的家族企业。1984年,史义兴从流动炒货摊开始门店经营,1996年,史义兴成立炒货公司,但仍以家族式企业发展着。
成立公司的史义兴开始走上了扩张之路,但步子迈得并不大。上世纪90年代,史义兴将产品包装后进入商店与超市销售。一下子,除了城隍庙,合肥不少商店都有了史义兴的身影,品牌影响力大大提增。
21世纪初,一些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进驻合肥,这对于史义兴无疑是一个机会,史义兴成功地将自己的炒货产品送入了这些大卖场。“单品的月销量能达到几万到十万元之间,利润也有20%到30%。”
但很快,史义兴也尝到了这些国际大卖场的“手段”。首先就是商品返利点数的逐年增加,从3.5个点,一度增加10.5个点,除此之外,还有条码费、续签费、陈列费等等,各种收费名目让史义兴应接不暇。“利润已经被压榨得差不多了,再继续下去就是亏损了。”史义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史先平说,“大概从2009年开始,就暂停了与他们的供销合作。”
2013年开始,史义兴开始发展网络销售的模式,今年年初,史义兴在淘宝网上的两家门店开张了,主打炒货产品的零售。此外,在阿里巴巴上也开启了批发的网络销售模式。
目前,史义兴的总销售额每年大约有2000多万元。其中,门店与小型商超占80%,网络销售占20%。“但我们预计未来网络销售要占到八成,甚至更多,这也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史先平说。
网络销售
网络销售已占到史义兴总销售额的两成。
(下转A07版)
新闻推荐
■车市随笔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