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安徽省第四届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在合肥举行。招聘会吸引了全省400余残疾人前来求职,52家招聘单位现场提供了705个岗位,有200余名残疾人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记者在招聘会现场发现, 比起一般的残疾人,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玲玲是安徽大学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这个面貌清秀的“90后”小姑娘有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能力,是安徽大学的“双优生”,在校期间获得过多次奖学金,还担任过班干部。但是,她这几个月为了找工作投了一千多份简历,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我是听力三级残疾,工作单位电话通知我的时候发现沟通有些困难,基本上就不给我面试机会了。”玲玲无奈地说。
昨天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虽然所有职位都面向残疾人开放,但是大多招收体力劳动者或者蓝领技术工人,面向大学生的岗位很少。省残联就业中心主任余林告诉记者,目前安徽省的残疾人大学生只有50%左右能够就业,就业岗位主要在民营企业,平均工资2000元左右,从事的多半是操作工、营业员、客服等低端岗位,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很多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怕残疾人影响工作效率和单位形象,所以宁可缴纳残保金也不愿招收残疾人就业。像公务员的报名标准中‘身体健康\’这一条就取消了所有残疾人大学生的资格。”余林认为,政府应该鼓励用人单位履行社会义务,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更多岗位,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也应该实行重点扶持和帮助。 章翔 本报记者 王俊
新闻推荐
本报讯 5月21日晚,合肥交警高速7大队正在新桥机场高速道路上开展违法行为集中整治。20时左右,一辆宝马车闯入民警视线,在对司机王女士进行例行检查时,民警发现王...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