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隶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是全国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目前医院正在筹建三级甲等规模的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拟开设1500张床位,将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养老于一体的花园式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龙头医院。
艰辛创业终有成
为响应国家卫生工作“中西医并重,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针,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需求,改善广大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2003年底安徽中医药大学党政领导研究决定,出资购买合肥市青阳路1号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的房产,筹建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筹建过程并不轻松,针对新医院的人才匮乏,何光远院长决定开创公立医院之先河,对所有的医护人员、行政人员公开社会招聘,实行医院全员聘用制,多方引进社会人才。为克服创业经费困难,多方权衡,决定从银行贷款,资金到位后,何光远院长和医院当时仅有的几十位员工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举重就轻、完善硬件,一所医院奇迹般地破空而出,2004年5月16日医院正式开诊。
开业之后,全院上下一心,尽心尽力,真诚服务病人、发挥专业能力、注重情感交流、打响医院名声,医院得到快速发展。此时,医院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2006年,医院又实时高瞻远瞩、改弦更张,将东区全院转移到离火车站很近的胜利广场,不仅方便外地病患前来就诊,更是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和门诊量,成为医院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十年后,医院成绩辉煌: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二级甲等医院,医院推拿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科室,针灸科为合肥市卫生局第三周期特色专科建设单位,拥有一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和一个安徽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
2014年5月2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决定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基础上组建三级甲等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从创业之初的一无所有,到今日的不同凡响,是所有医院人对自我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医疗事业的不断坚持,铸就了医院的精神之魂,勤劳、奋斗、无畏艰险、敢为人先、砥砺前行的高贵品格是每一位员工的精神力量,是医院不断跨越的扬帆劲风。
特色鲜明
弘扬中华传统医学
医院从一开始就确立 “您的康复,我的追求” 的办院特色,何光远院长发挥自己的神经康复专业特长,亲自主持该科业务,带领全院医技人员运用现代康复理论技术和先进的康复训练设备与祖国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气功、药薰(浴)等康复手段相结合,开展对中风偏瘫、截瘫、脑瘫和颈肩腰腿痛等病人的康复治疗,独特的疗效吸引了省内外病人,不到三个月,康复病床已远远不能满足康复病人的住院需求。
在医院发展的十年里,基于康复为主的医疗基础上,医院大力发展针灸推拿的传统医学,不断创新实践、国医传承、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壮大精英队伍、增强医疗实力,针灸推拿已成为医院享誉全省、特色弘扬的大旗,目前医院推拿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科室,针灸推拿科是安徽省“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为合肥市卫生局第三周期特色专科建设单位。科室业务顾问李业甫教授为安徽省级和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拥有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各一个。科室学科带头人何光远院长为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参与编著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推拿学》、《推拿手法学》,全科共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专著10余部,参与和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
医院将推拿创新性地运用到各科治疗之中,确立以“三瘫”“四痛”“五杂症”为优势病种的学科发展思路,即通过推拿开展 “三瘫(中风偏瘫、小儿脑瘫、外伤性截瘫)”、“四痛(颈、肩、腰、腿疼痛)”、“五杂症(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神经病变、类风湿关节炎、功能性胃肠病、失眠)”等优势病种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效果显著,备受欢迎。
继承创新
中西医结合携手发展
从开诊开始,十年间医院诚请安徽中医药大学各位中医老专家前来应诊,并成立了三个以知名老中医为主的名老中医工作室,分别是陈雪功中医内科、杨应和中医妇科和周尔忠中医内科工作室,旨在继承中医药文化,弘扬传统中医精神。十年暑来寒往,慕名求医的病人络绎不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中医药需求,逐渐打响了中医医院的名声,目前中医妇科和中医内科独树一帜,闻名遐迩。
在继承发扬中医特色的同时,更是大力发展西医学科和中西医结合学科。2006年6月,医院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为建设班底,创办中西医结合烧伤科;同年8月,成立省内独具特色的显微外科,后成为安徽省断肢(指)再植治疗中心;2007年6月,医院引进先进的日本电子胃肠镜等设备,并成立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2009年2月,医院再次积极广纳能人贤士,在副院长杨永晖博士的主持下,率先在省内成立针刀科病区,目前医院针刀科已成为安徽省针刀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
惠民仁爱
多措并举打造公益性品牌
医院在创立之始,就坚持“为民为医、惠泽博爱”的正直理念,医院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都强调提高自我精神修养、实现社会责任。医院制定了很多便民就医措施,制定了强有力的控制费用、降低费用及奖励制度,抑制临床人为造成看病贵的现象,引导合理用药意识,尤其在外科、骨科等手术病人体现更加明显,如食道癌手术病人在医院治疗费用仅是三级医院一半费用,从而使全院各例病人费用低廉。另外,对待确实经济困难的病人实行减免费用,每年减免各类医疗费用20余万。医院每年多次举行社区义诊、地区义诊、特殊节日义诊(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学雷锋日等)、联合义诊、中医药乡村行等活动,多次参加各类“送医下乡”,为农民送医送药,为贫困学生和学校捐资捐物,响应国家和政策号召开展定点医疗帮建活动,充分发扬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品牌,多次被评为“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树立了良好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医院更是始终关注安徽省老年事业的发展,坚持每年为全市400余位老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上门医疗服务。2009年,医院牵头,勇挑重担,成立了安徽省老年学研究会,将安徽省各地的老年学机构联合起来,携手共同传播中华民族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省委、省政府积极解决省老龄问题、建设美好安徽贡献力量。
承载使命
全面推进医院特色建设
十年风雨洗礼,医院始终秉承“古今贯通,精医济世”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各项政策号召,注重实践结合,突破瓶颈,实现自身跨越发展。基于医院十年台阶式飞速跨越发展,省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信任,鉴此,于2014年5月20日,正式批准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基础上组建三级甲等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继续大力支持医院建设,将大学西区100亩赠予新医院进行规模化发展,新医院将会建设全省最大的康复治疗中心和老年病治疗中心、最具特色的新安医学治疗中心和治未病中心,床位数为1500张的综合性、公益性和亲民性龙头医院。
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将继续立足中西医结合事业,不断提升医院社会参与度、贡献力和影响力,坚持“省内一流、国内显著影响、独具新安医学特色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目标,坚持“传承岐黄之道 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医院宗旨,更好地服务安徽省公共医疗事业。
新闻推荐
老人想免费学电脑 打本报热线就行本报携手市图书馆打造夕阳红公益培训活动
本报携手市图书馆打造夕阳红公益培训活动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