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根宏
6月25日,合肥市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这是继中科大先研院打造“江淮硅谷”后,该市又一创新动作。
如何让创新发展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地方政府如何当好“服务员”,不断完善创新系统,凝聚创新力量。
实践证明,当好创新“服务员”,首当其冲是为创新主体构筑好平台,像“织网”一样不断完善创新生态系统。100多年前,号称全球硅谷的核心城市桑尼维尔还是一片农田。为了改变这座城市的命运,政府推动创建产业集群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梦想的人只要怀揣创新规划,缴纳相应的驻园费用,取得政府支持后就能筑巢发展。总结硅谷的成功经验,当时的桑尼维尔市长安东尼·斯皮塔勒里认为,创新驱动的奥秘在于政府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打造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
借鉴这一发展逻辑,合肥坚持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与完善,通过政府积极作为,搭建“一站式”服务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土壤,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结合全国科教城的影响力,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刷新城市创新发展“成绩单”。
创新推动发展,城市实力必将提升。站在加速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起点,合肥如何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如何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离不开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创新。所以,要借助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打造“合肥版”,进一步当好创新发展的“服务员”,加速体制机制创新,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晓群 通讯员 钱涛)手枪快速射击、盾牌严密防守、突发警情处置……7月31日至8月2日,省公安厅开展全省公安机关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考核比武,来自全省16个市的256名民警汇聚合肥“...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