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近年来,安徽省立足改革攻坚,突出以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日前,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分别发布的《全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3》、《2013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显示,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1位;安徽省专利综合实力首次进入全国前十。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4%。
去年以来,安徽省在全面总结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把“建设创新安徽,加快转型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改革攻坚“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2013年11月,科技部复函同意“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大力支持安徽省全面加快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导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导的转变。 2013年,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1家、平均每天诞生1.2个,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项目实现了安徽省在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上零的突破,智能机器人、量子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企业愿意干,政府就支持。 ”为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安徽省规定,所有科技攻关项目都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实施,各项补助奖励政策直接指向企业。去年安徽省研发经费投入352.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010年至2013年,安徽省研发投入强度在全国位次一年前进一位。 2013年,安徽省研发经费中使用政府部门资金82.9亿元,比2012年增长37.7%。2013年,全省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2489家,占全省的87.7%;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1254项,占全省的94.4%。
依托骨干企业,安徽省研发出新能源汽车、CVT汽车变速器、1600吨数控液压机床、智能语音、重载车轮、低温余热发电、煤矿安全、大功率LED芯片、汽车覆盖件生产线成套装备等一批牵动性强的新产品新技术,涌现出奇瑞、江淮、丰原、海螺等一批创新典型。在支持龙头企业创新的同时,安徽省还积极搭建集成果展示、交易、转化、服务为一体的公共平台,服务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在这里,企业只需一门心思做研发,所有外围事务全部由园区包揽。 ”在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年轻的科技创业者卞连春说。
新闻推荐
占地3000亩的合肥华南城·国际汽车产业园,7月13日下午在合肥隆重启动并举行签约仪式。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作为合作方,将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这座中国最大规模国际汽车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建设。安...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